青羊区举办行走的城市脉络/天体物理科技课堂 · 三体艺术展

发表时间:2025-07-18 14:15 来源:青羊区教育局、成都市家长学校青羊区分校 责任编辑:成都市青羊区文明办

青羊街巷游・暑期研学进行时:

“妈妈,这真的是外星人的信号吗?”7月12日,东郊记忆国际展览中心的“脑电波”展区里,青羊区的孩子们戴着讲解器,在《三体》艺术展中寻找宇宙文明的密码。作为“青羊区家校社暑期亲子街巷游”的科技专场,这场沉浸式研学让30组家庭在2500㎡的空间里,把课本上的天体物理知识变成了可触摸的光影冒险。

活动纪实:从质子二维展开始的科学狂欢

集合签到:领取耳机+活动马甲开启冒险:

“大家来集合签到领取马甲和讲解耳机啦”,在领队老师的呼喊声中本次参加活动的30组家庭都领取了自己的讲解器和活动马甲,科技探索正式开始!

在“太阳系模型”背景墙前合影时,四年级的小宇把书包反背,假装自己是《三体》里的宇航员,惹得家长们忍俊不禁。

展区探秘:每个装置都是科学课的延伸


质子二维展开剧场:

当环形屏幕投射出“质子展开”的光影动画,讲解员突然提问:“为什么质子展开需要巨大能量?”初二的琳琳举起手册:“我在物理课学过,这和‘弦理论’有关!”她的回答让旁边的物理老师爸爸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汪淼与丁仪的台球桌·物理不存在:

台球相互撞击,黑8的随机出现飞行、曲线转动、黑洞、无限分裂一系列不符合地球物理学的运动轨迹,在这个小空间里我们平日里学习的物理学知识都变得混乱且未知。“物理学还存在吗”、“大自然是真的自然吗”、“宇宙又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一系列的问题让讲解员都来不及一一回答。这种情况同学们可以拿起墙壁上的耳机,仔细听李永乐老师的讲解。整场活动结束后有很多同学都回到这里,拿着笔记本纪录着讲解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内容。

647号小宇宙:

在这里一切都充满生机,与“四维空间”的孤寂截然不同,在书中这是三体科技的产物,是个长宽高都一千米的立方体,这是个缩小版的展厅,厅内有三个声音交互的“漂流瓶”,大家可以留下声音留言,这段留言将被翻译成对应的文明语言,连接至不同的“文明碎片”。

星际辩论会:孩子眼中的文明法则


“如果人类发现了外星文明,应该主动联系吗?”辩论会一开始,三年级的朵朵就举手:“不能!《三体》里说会暴露坐标!”而初中生小远反驳:“也许外星文明比我们更友好呢?”家长们坐在“观众席”微笑倾听,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比任何科普讲座都更点燃思考的火花

当科幻成为现实的钥匙

活动结束时还有很多家庭都对于部分展厅内的细节念念不忘,当执行老师告知交还马甲和耳机后还能再进展馆,同学们立马按秩序签退交还物料又一头扎进了各个展厅中。各处细节与《三体》进一步的对照,回到家中读书笔记又多了好几页。

这场研学的意义,或许就藏在展览出口处的那句话里——“科幻不是预言未来,而是让未来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