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东坡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发表时间:2025-02-24 09:55
来源:青羊教育
责任编辑:成都市青羊区文明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现基础教育战线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创新经验,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典型案例》的入选通知。成都市东坡小学的《多方联动多频共振家校社协同共画劳动教育同心圆》案例成功入选!
成都市东坡小学秉承东坡精神内核“做自己、乐创变”,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课外活动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为载体,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实践,营造多维空间,为孩子人生的“劳动之树”培好土、植好根。
家校联动 打造家务劳动“启蒙馆”

东坡小学深挖苏氏家族家风故事,强调家务劳动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多重价值,鼓励学生参与日常家务,让优秀家风浸润家庭,形成家校共育生态圈。
一是开设家长学校。通过“东坡讲堂之家长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指导家长提升劳动教育意识,引领孩子具有劳动的实践情感,培养孩子自觉的家务劳动习惯、自理的劳动技能,累计举办家长学校20余期,累计参与家长达3000余人次。
二是设计劳动清单。通过“假期N计划”分年级设计劳动清单,涵盖整理内务、清洁卫生、烹饪美食等8项家务劳动,引导家长做好示范与指导,督促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周至少完成3项家务劳动,体验劳动乐趣,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三是强化正面宣传。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分享学生在校点滴,撒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种子,每学年评选出60名“劳动小能手”与50名“家务好助手”,家校携手在学校文化长廊、黑板报、微信公众号等空间展示学生优秀劳动成果,让学生收获家务劳动带来的归属感与价值感。
立足校园 打造东坡文化“体验园”

东坡小学将一草一木、一墙一画作为劳动教育的素材,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
一是实施“双修课程”。厘清劳动教育综合内涵,结合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为学科融合课程(必修)、校本活动课程(选修)和特色综合课程(选修),让学生通过“双修课程”,培养劳动的“五种素养”(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成果)。
二是打造“东坡六园”。开创以“东坡文化”为主线的劳动体验区域,打造躬耕园、行知园、乐学园、善思园、笃信园、致颖园等六大种植基地。学生按节令种植蔬果,进行选种、定苗、栽种、浇灌等一系列农事活动,躬耕笃行,学习种植,照顾生命,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自己。
三是开展“四季活动”。为促进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学校开设四季劳动活动,即“春天的第一束鲜花”“夏天的第一支雪糕”“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天的第一串糖葫芦”,让每位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在劳动中淬炼,在实践中成长,进一步成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融入非遗文化。从东坡文化中提炼耕读教育理念,开设非遗手作、非遗茶艺、非遗香事、食育课堂,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感悟生活之美,努力成为像苏东坡一样的生活家。
联通资源 打造校外实践“梦工场”

东坡小学以“梦开始的地方”为办学理念,积极拓展校外育人空间,引领师生、家长、社会各界共同构筑接纳度高、体验性佳、成就感强的“学习场”。
一是充分运用资源。整合学校家长、教师资源,联络阿拉丁农场、好汉锅园林、蓝漂园林、华为科技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设计开发“梦想农场”“园艺心旅程”“食在四川”“东坡创学院”等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学生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实践品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亲历实践体验。
二是深化校企、院校合作。为让学生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学校充分挖掘本地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资源,加入新兴技术支撑,不断丰富完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样态。如与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公司牵手的“东坡设计院”、与世界500强IBM公司、电子科技大学的“东坡科学院”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是强化特殊儿童关爱。为帮助特殊儿童更好融入社会,学校积极联动友邻社区,为其提供更多富于体验性、互动性、接纳度高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在社区超市体验当店员、与小区保洁人员一同劳动等。在家长或志愿者陪伴监护下,于安全的环境、融合的氛围中习得更多生活技能。
搭建平台打造公益劳动“小分队”
东坡小学积极联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公益行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
一是组建“和仲志愿小分队”。由320名学生志愿者组成,覆盖低、中、高三个学段。小小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组织参与社区街道的服务型劳动,如垃圾分类环保劳动、世界水日活动、世界环境日活动、社区美化活动等。
二是成立“河小青红领巾小分队”。由36名少先队员组成,积极投身于“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从美化家门口的清水河畔,到了解府南河再到赞颂长江之美,由小及大,争做一名爱水、护水小卫士,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是构建“与你常相伴小分队”。学校特吸纳爱心师生、社区爱心人士组建“与你常相伴小分队”,根据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需求,在平日业余时间提供学科辅导、兴趣活动陪伴、家务劳动辅助等专业性要求不高的爱心服务内容,真正做到“送爱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