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星楼街是青羊乃至成都独具特色的一条美食街,从二孃鸡爪爪到成都吃客,从冒椒火辣到班花麻辣烫,从蛋烘糕到糖油果子……这里,基本上包含了整个成都的美食,成为吃货们的“打卡”处。不仅如此,明堂创意工作区又让奎星楼街增添了文艺的气质,使这里成为了文艺青年们的扎堆之地。
3月的奎星楼,街边老树新芽已发,那些你熟悉的美食,也正冒着热气。最成都的生活、舌尖上的美味都回来了,你想好先去哪儿了么?
明堂创意工作区
阳光下,两三个好友窃窃私语。在明堂的B区,坐在楼上的人都在认真工作和学习着,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到一楼的几个顾客。
“坐B区楼上的基本都是常客,买了咖啡月票,每天都会来这里办公。”邓亚妮是明堂创意工作区负责人,她说这些在B区办公的人大部分都从事着自由职业,设计师、编剧等等。这段时间,因为受疫情的影响,明堂“艺术现场”至今未开。不过,邓亚妮和明堂小伙伴们开始寻找新的思路,例如:在不久的将来,在有赞上会买到明堂出品的文创产品;内容丰富的线上商城也在同步推进中。“很快大家就能看到另外一个明堂创意中心。”
此外,在明堂办公的一些文创企业也陆续复工了,前几天还有人在假面先生定了花束准备求婚。
NU纽space空间也恢复了正常的营业时间,早9点到晚10点,尽量为顾客提供方便。
可以说,如今明堂的活力会再次引领整个街区的繁荣。
熊姐大碗面
“一两鸡杂,少辣!”“再加一套豪华面!”熊姐大碗面的店里,老板熊姐的大嗓门依旧中气十足。
中午12点,正是上客的时候,锅里、碗里腾腾冒着热气,店里、店外客人并肩而食。熊姐从前台忙到后厨,一身红衣在春日暖阳下格外打眼。“情况比预想的要好点,虽然跟平时不能比,但能填补点房租也不错。”
在奎星楼街,熊姐大碗面那可是大名鼎鼎,附近住宅区的居民、南来北往的游客,不少人都尝过她家的“豪华面”“豪中豪”。受到疫情影响,面馆年前停业后,便迟迟未开。到社区备案,做好店面消毒,3月2日,面馆恢复营业,刚一开门,不少老顾客就纷纷赶来“解馋”。
“店里员工回来了一半,有时候服务跟不上,大家也理解。我就是个‘万金油’,哪儿缺人手立马就补上。”正在给顾客端面的熊姐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忙起来虽然辛苦,但看到满堂的食客,做着事全身都是劲。
“疫情总会过去,我们也能挺过这关,我相信,这条街在生活的烟火气里一定会恢复到以往的热闹。”
冒椒火辣
“53号外卖,取一下”“来,取外卖请测体温,登个记哈”……冒椒火辣串串店虽然目前只开设了外卖服务,但每天还是有上百单的网上订单。
在店门口的外卖领取点,店家准备了消毒洗手液、体温枪,并设置了废弃口罩扔弃处。每个外卖员取餐时,都要进行体温测试、消毒登记。除此之外,店家还准备了外卖安心卡,上面标注了厨师、打包员、配送员的姓名和体温情况,让每一位食客都安心用餐。
“牛肉、黄喉、掌中宝、苕粉……所有菜品都新鲜得很。”老板说,虽然是外卖,但一定会保证菜品质量,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更巴适的是,店家还特别推出了不同价位的各种套餐,荤素搭配,饮料任选,简直巴适。
“老板,好久可以堂食嘛,坐到店里头吃才有感觉。”
“不着急,3月26日就可以堂食了,欢迎大家都来。”老板说,恢复堂食后,外卖服务依然会保留,外卖营业时间为11:00至21:00。
糖油果子
奎星楼街18号附10号是一家卖糖油果子的小店,虽说店堂不大,但在这条美食街上也是数得上名号的。
“糖油果子算是成都小吃界最老资格的‘网红’了,现做现吃才香。以前每起一锅,周围两三米的范围,都是焦糖的香味,闻到那个味,人就围拢过来了,每天卖个几锅不成问题。”
午后阳光正好,老板坐在店门口,边从保温桶里往外拿糖油果子,边絮叨几句,“生意停了段时间,3月13日是个周五,想着周末人多些,就赶着开了门。生意是不如以前,你看,今天这会儿了,一锅的量还没卖完。”
老板揭开保温桶,数着里面剩余的糖油果子串,盘算着要不要再起一锅。沐浴在阳光下的她有着成都人特有的闲适和豁达,“这些都在意料之中,你看着,等成都旅游恢复了,宽窄巷子人多了,还愁没人来吗?不着急不着急,我等得起!”
蛋烘糕
“老板,我要一个奶油奥利奥和一个肉松豇豆。”奎星楼街18号附12号蛋烘糕店里,老板易老大看到一对情侣路过门口之后又折返回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开火、倒面糊、转锅、加料,不一会儿两个喷香的蛋烘糕出炉。
“我3月初才开门,现在人慢慢多起来了,但还是不如以前。”易老大除了卖蛋烘糕,还捎带卖冰粉,之前他每天可以卖出去三四百个蛋烘糕和一百多碗冰粉,而最近一段时间,他最多能卖出去不到两百个蛋烘糕和几十碗冰粉。
“主要还是人流量不大,以前这个时候,街面上车都停满了。”因为顾客不多,易老大相对缩短了营业的时间,每天接近中午的时候到店里,下午6、7点就收摊了。
“这几天天气热起来了,相信生意会慢慢好起来的,这个时候着急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