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年 燃烧宽窄巷

发表时间:2019-09-20 10:39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我和成都的70年·时空隧道”快闪店

穿越70年 燃烧宽窄巷

市民游客打卡“快闪店”
熟悉的景让她想起难忘的事
咦!这些老物件好像没有见过
我爱成都
寻找共同的成都记忆
可不可以寄回我的家乡
写下思念 寄向远方
稀奇!第一次投递明信片
  上世纪50年代的盐市口,60年代的杜甫草堂,70年代的文化公园,80年代的天府广场……9月14日,由青羊区融媒体中心主办的“我和成都的70年·时空隧道”快闪店在宽窄巷子东广场正式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以此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快闪店里,不仅能一览成都70年芳华,重拾儿时记忆,还能打卡拍照,书信传情。

  记者了解到,“我和成都的70年·时空隧道”快闪店展期为9月14日至9月18日,在为期5天的展出里,吸引了上万游客前来打卡。背靠古色古香的宽窄巷子,让东广场上50平方米的快闪店格外惹眼。醒目的“中国红”、透明的大橱窗、复古怀旧的装置令其在开展首日就人气爆棚。

  70年成都人生活环境变迁与早已消失在人们生活中的老物品,是快闪店的两条主线。在“时空隧道”可以看到那些“只听说过没见到过”的怀旧场景,在另一个展区则可以看到热爱生活的“青羊人”细心保存的老门票、清油灯、老相机、大哥大、老唱片、纪念章。这些场景和物品,让不少70后、60后甚至50后驻足良久,在快闪店内追忆曾经的似水流年。

  “看,这里是80年代的天府广场,爸爸以前在这里站过岗,就是这个位置。”在一张天府广场的老照片前,一位退伍军人给自己的孩子介绍着照片背后,专属他自己的故事。

  而一张宽窄巷子的老照片则引起了一位老爷爷的感慨。“你看,当时人们的穿衣都很朴素,宽窄巷子也不是旅游之地,这些人聚在一起聊天,洗好的衣服挂在横着的竹竿上……变化太大了。”这位老爷爷还说,“那些年代,中国人穷啊,哪像现在生活这么美好,你们这些年轻人,赶上好时代了,多幸福啊。”

  “电影票”、“门票”等老物品的提供者胥思广也来到“快闪店”现场,亲自讲述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1983年出生的胥思广,极爱这些小小的票据,也花了很多年时间去收集。“这些老的门票和电影票都是我一张一张收集而来,虽然看着小小一张,但上面的图案、文字都能反映当时的文化。” 

  与“追忆”玩法不同的还有吸引年轻人的“潮”操作。快闪店一面画有熊猫的背景墙,成了年轻人拍照打卡之地。看完展、拍完照后,还可以走进店内,为心里重要的人写上一张熊猫主题的“明信片”。

  “真的可以寄到收信人那里么?”90后小郁拍完照后来到了“快闪店”寄明信片的地方,精心挑选了一张喜欢的明信片后,她还半信半疑地问现场工作人员。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小郁在写满文字的明信片上,还戳上了可爱的熊猫图章。“我是湖北人,来成都工作5年,这张明信片寄给我妈妈的,想告诉她,我在成都很好。”小郁说,离家不算远,但毕竟和家人分隔两地,虽然可以打电话、视频,但这种用文字的方式表达,感觉更亲切、更好。

  “我喜欢成都这座城市。”今年19岁的庞海东是西南财大的大一新生,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小长假里,他选择用打卡成都各大旅游景点的方式来度过。庞海东说,成都是充满活力的“新一线城市”,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机会多,非常适合年轻人。“我觉得这样的快闪店办得非常好,可以让我们外地人更深入地了解成都,我会发朋友圈,也会告诉身边的同学,让他们也来看看。”

  在短短几天的展出时间里,线下“快闪店”吸引着上万市民游客前来打卡,而线上“我和成都的70年”和“成都时空隧道展”两个话题总讨论量也超8000万。虽然,“我和成都的70年·时空隧道”快闪店的展出已经结束,但“我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张静/文  万洪  周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