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城市中心的汪家拐街道,不仅有百年名校石室中学、写满老成都记忆的祠堂街、历史悠久的人民公园等众多璀璨而耀眼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更是成都的商业商贸腹地,众多商务楼宇云集,大批知名优势企业入驻。加快推动辖区品质楼宇建设,大力推动老旧楼与“转改升”,以特色化党促进辖区经济发展、社区治理……全面落实年,汪家拐街道正以实际行动,不断续写辉煌,创造美好。
核心提要
●领地中心8月完成竣工验收,希尔顿酒店、wework、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等多家企业强势入驻;
●川投大厦引入四川口腔医院特色产业项目,打造现代化口腔专科综合楼宇;
●成立“天府心· 汪家拐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构建楼宇生态圈。
全力推进品质楼宇建设
与企业共同谋划提前招商
地处城市核心地带,商务楼宇众多,载体丰富,是汪家拐街道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据介绍,汪家拐辖区有领地中心、城市之心、宏大国际广场、中铁名人大厦、宏达大厦、天府绿洲大厦、国栋大厦、尊城国际、国信大厦等9栋中高端商务楼宇,是青羊区商务楼宇最多的街道。“我们辖区楼宇既有已建成超甲写字楼,也有在建的城市综合体,还有不少配置相对落后的老旧楼宇。”面对新形势,街道如何扬长避短,充分盘活和利用辖区楼宇资源,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全力助推辖区经济更上一层新台阶?街道不仅拿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更迅速行动起来。
早在一年前,街道就对辖区商务楼宇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在推动楼宇建设的同时,提前谋划招商。辜婧介绍,今年街道重点新建项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领地中心项目,另一个就是成都壹捌捌大厦项目。目前领地中心东塔已于今年1月投入使用,西塔预计今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业态涵盖超甲级写字楼、品质酒店、高端商业。在招商上,充分发挥领地中心品牌效应,街道与企业提前进行招引布局。目前,希尔顿酒店、wework、威沃克商务信息咨询(成都)有限公司、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华润四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家多家知名优势企业已签署入驻合同。
成都壹捌捌大厦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项目建筑高度188米,建成后,将成为集超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高端精装公寓、体验式购物中心、艺术剧院等复合业态于一体的高端特色文化商业综合体。
探索老旧楼宇“转改升”新模式
以项目促进楼宇改造
“我们街道老旧楼宇和中小型楼宇都比较多,加快推动老旧楼宇‘转改升’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对老旧楼宇‘转改升’,全面盘活辖区老旧载体资源。”辜婧表示,在老旧楼宇“转改升”上,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条“以项目促进楼宇改造”的新模式。
在川投大厦改造中,引入四川口腔医院特色产业项目,推动楼宇业态转型调整、基础设施改造和能效升级,打造出集医疗、预防、科研、教育、培训为一体,医疗品质与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口腔专科综合楼宇。
而金河路73号原四川省邮政实业印刷厂废旧闲置楼宇的“改转升”,则是通过推动省邮政实业及四川师范大学联合打造新型众创空间项目来实现的。目前,已建成集沟通交流、文化创意、联合办公、项目孵化、学习体验、创业咖啡等为一体的孵化平台,现已有众多文创公司入驻。
建立“1+2+3+N”服务模式
让企业扎根辖区发展壮大
有高品质的楼宇载体,吸引企业似乎不算一件难事,可要把企业留下来,让企业扎下根来发展,却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汪家拐街道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在“留商”上下足了功夫。
采访当天,记者见到辜婧时,她刚风尘仆仆地从外面赶来,一上午时间,她带领街道经济科工作人员拜访了宏达、海尔、百胜餐饮等多家企业负责人,下午还准备到省电信去商谈合作事宜。这样的日程安排对于辜婧来说是一种常态。“身为街道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为辖区企业提供高效而完善的政务服务,让企业有归属感,更好地在辖区扎根发展。”
据介绍,街道不断优化服务楼宇经济模式,建立“1+2+3+N”服务模式。“1”,即建立产业圈党群服务中心,“2”,即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定期送政策上门,“3”,即1名街道招商专员+1名楼宇招商经理+1条龙免费服务,“N”,即每周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企业走访,主动靠前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今年4月,街道还成立“天府心 ·汪家拐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构建楼宇生态圈。
凭借良好优质的服务,目前街道已吸引了包括花旗集团、联合利华、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辖区。
法治、德治、自治三管齐下
居民自治走出一条崭新路径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小长假,家住皇城公寓后院的不少居民都没有外出游玩,而是在小院里当起了“农夫”。“我们院子现在既有共享菜地,又有共享花园,完全不需要带娃娃到郊外体验农耕生活里,在院子里就可以,这样的环境真是世外桃源。”居民刘女士说。除了有共享菜地和花园外,居民们还在小院里建起了共享书屋,营造起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街道社区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原本饱经风霜的老旧院落,不仅重现活力,还成为环境幽雅、人情味浓郁的“三味庭院”,菜香、花香、书香四溢,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居民们其乐融融、幸福满满。
记者了解到,汪家拐辖区有不少老旧院落,街道在推进院落改造和居民自治上不遗余力。今年,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121"精品社区建设为牵引,按照“一社区一特色”思路,确立了“德美少城、和美长城、清美文庙、书香文翁”社区品牌。以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居民为五大责任主体,将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大力推动辖区老旧院落改造和居民自治,不断培养居民的自治思维和意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杨雪怡/文 闫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