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凝固的穿越复活

发表时间:2018-06-14 11:36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千年凝固的穿越复活

金沙街道党工委书记 刘轶
金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刘轶接受青羊电视专访
观看完整视频
  当记者落笔这篇文稿的时候,2018年夏日的鲜丽太阳恰好给金沙街道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大街小巷,车通人畅;高楼挺秀,绿木成行;滨河公园古蜀雅韵独具特色,摸底河畔绿树成荫景致怡人……这一组组充满生机、多了灵气、令人欣喜的镜头,正是金沙街道围绕形态功能品质首善街区目标定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构建“以人为本”治理体系,努力实现民生幸福的真实写照。

  回首向来踏行处,今年胜景更迷人。号角吹响,金沙街道将继续锐意进取、奋力跨越的全新征程,上演一场促发展、促转型、促共治的蜕变,以创新共建、拓展共治、深化共享的理念,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全面落实年,金沙在行动。

  新体验  居民参与设计  公园打造“我”做主

  一个公园绿道是否能提升整个街区宜居品质,不仅要看颜值,也要看气质。而气质这个东西,很难用几个简单的数据来描述,它应该是这个街区最鲜明的特征,是人们提起这个地方最先想到的词汇。在金沙居民看来,金沙滨河公园绿道无疑符合这样的特点。

  时近傍晚,位于金泽路的金沙滨河公园绿道人气不减。自从公园开放后,周边居民都非常高兴,纷纷表示,家门口多了一个休闲游玩的地方,茶余饭后再也不愁没有去处了。

  记者了解到,金沙滨河公园绿道东临同怡路、南临金泽路、西临三环路、北临摸底河,总建筑面积达14万余平方米,占地211.46余亩,是天府绿道体系的重要交汇节点。园区按照“花重锦官城”增花添彩规划,除“四季有花、四季有景”外,还有丰富的休闲设施和娱乐设施,将建成青羊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特色街区亲水休憩园林和高品质、新体验复合功能绿道样板。

  这样的滨河公园绿道宛如一块翠玉装点着古蜀金沙,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在金沙居民中有着超高人气,也是超过20万网民票选出来的心中最美绿道之一。在成都市的众多绿道中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它的规划和发展有着怎样的特色呢?金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刘轶表示,金沙滨河公园绿道体现了“生态进阶、文化彰显、产业迭代、节能提质、功能复合、品质倍增”的建设理念。

  “我们在公园绿道建设中和建成之初两次组织开展了微规划活动,变原来的建设单位‘闭门’设计为邀请辖区党员、居民代表提前介入参与的‘开放式’设计。同时,还邀请金沙遗址博物馆专家对浓厚绿道古蜀、天府文化内涵提出专业建议。”说起公园绿道的打造,刘轶如数家珍。

  微规划活动圆满完成。“金韵亭”、“青云桥”的命名,“熊猫竹韵”主题文化公共厕所的呈现,闪烁着群众智慧的光芒;公园主入口设置“纵目人”镂空雕塑、打造“金沙小径”、修建木质感金沙遗址文物图案休闲座椅和公园整体蜀风画卷雅韵的展现,进一步彰显了金沙滨河绿道独特的文化气质。

  谈规划  拓展共治理念  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cosplay萌宠熊猫欢乐跑”“相约春天、彩绘青羊”等多项市、区大型活动在金沙滨河公园绿道相继开展,同时,利用绿道走廊及周边配套,引导“绿动健身”等各类组织和市民开展全民徒步健身、老年骑游、青年滑板、太极拳、素描写真等常态化活动。金沙滨河公园绿道正日益成为宣传天府文化、熊猫文化的重要窗口。

  为维护好公园绿道的生态环境,街道还通过划分认领责任区域、认建公益设施、认养公益林、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开辟辖区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党支部)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新途径。

  “我们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拓展‘共治’理念。另一方面,以“党建核心引领”来调动辖区单位、居民主动参与绿道‘微治理’的积极性。”刘轶表示,这是以绿道凝聚“民众爱绿道、爱成都”之“心”,但同时,还要以绿道汇聚“企业得发展的财气、政府得产业的商气”。具体做法在于,围绕挖掘丰富滨河公园绿道内涵,打造金沙文商旅乐享生活城市名片。

  “在街道规划中,围绕文创产业,打造“音乐文创产业街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刘轶勾画着发展蓝图:沿蜀辉路、金沙滨河绿道打造长约1.2公里的音乐文创产业街区,依托滨河露天音乐广场、天猫音乐体验馆、金沙艺术剧院、五星级酒店,吸引原创音乐孵化、乐器综合营销、音乐培育教育、演艺演出、音乐文化传播及版权五大产业聚焦;积极推动金沙遗址餐饮娱乐特色街区提档升级;按照产业生态圈思路,将绿道作为关键配套,推动清江西路沿线地块“建改转升”,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为“环财大财经智谷”和“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集聚区做好配套。

  区域发展,规划先行。围绕“全面落实年”,金沙街道以积极求新求变的姿态,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共享发展成果的喜悦。

  送福利  解居民难题  宜居环境更具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发动居民参与“社区营造”,共同建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这是金沙街道一直以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金沙滨河公园绿道的建成,让金沙的宜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在采访中,有居民提到,上学和就业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对此,刘轶表示,金沙街道算是主城区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人多学校少的问题确实存在,所以街道正全力推进金沙小学同怡校区建设,确保今年9月投入使用,预计办学规模为36个班,提供学位1620个,解决新生入学班额过大问题;同时加快龙嘴幼儿园建设,争取明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预计办学规模为12个班,缓解辖区适龄儿童就读公立幼儿园难问题。

  “围绕切实解决企业招聘符合要求的员工难,有就业意愿的居民找到理想工作难,有创业意愿的居民找到合适项目难的情况,街道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了‘模板工作法’‘扁担工作法’‘掌上就业直通车’等精准就业工作体系。”刘轶告诉记者,街道还制作了“掌上就业直通车”二维码标识,张贴在辖区46个小区宣传栏及1200个单元门口,辖区居民随时可以扫码入群,查看招聘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享受掌上就业创业服务。目前,已动态吸纳1200余人加入,帮助160余人再就业。

  以实际行动化解居民难题,这才是给辖区居民最实实在在的福利。时序更替,梦想前移。如今的金沙街道已经拥有了高品质的宜居环境,但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依然保有进取求新的激情。有“颜值”又有“气质”,相信工作、生活在这个街区的居民将更具幸福感和归属感。

  (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