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珍藏

发表时间:2016-07-04 13:08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闫青

  李元勋,生于1923年4月,卒于2016年5月。197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1947年毕业于南充育才高职水利专科院校,1950年1月工作于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先后担任工程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出国援外专家、四川省水利水电设计院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与并撰写了相关论文若干,部分研究成果被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长期奉献水利优秀人员”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之所以强调它的真实性,是因为何力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他会毫不犹豫地认为整个事件是伪造的。

  80后的何力,是青羊区西御河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是这段故事最初的发现者。而发现这段尘封40年的故事,是在他的外公——李元勋去世后,整理其遗物时翻开的那一封封家书中。

  一个神秘的黑匣子

  何力的外公走了。今年5月8日,因为衰老,这个在他记忆中一辈子简朴、对子女严格、对孙辈慈祥的老人,将生命定格在了93岁。

  何力说,外公走得很安详,仿佛他困了、累了,想去打个盹。四世同堂,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还是因为外公的离去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追思老人,留给何力至深印象的,除了慈爱,便是一个神秘黑匣子。

  “外公的东西,都被他很好地珍藏在一个小箱子里。”在何力的印象中,外公李元勋是一个很有“收拾”的人,有一个他很珍惜的箱子。虽说好奇,但何力从未问过箱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只知道那是外公的“珍藏”,里面或许装着很多“宝贝”。

  伤痛渐渐淡去。一个月后,家人聚在一起开始整理老人的遗物。那个用红色绸缎扎好的袋子也被何力的母亲翻出打开。

  “里面有一些证件和20多封书信。”老人将一生重要的证件都保存在这个箱子里,和这些证件一起珍藏的,还有一封封来信地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贝宁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农技组”的信,而信件的收信人,是何力的外婆——但云清。

  何力的外公于1975年至1977,曾参加援外项目。在国外待了2年,这是家里人都知道的事情。何力觉得,这应该是年轻时候的外公,在援外期间写给外婆的“情书”。

  出于“八卦”和好奇,何力打开了其中一封信。

  也正因为这个动作的开始,一段被尘封40年的故事也开始渐渐呈现。

  对20封家书的疑惑

  略微破损的信封里,装着保存完好的白色信纸,信纸折叠的地方有着很深的折痕,上面用圆珠笔书写的字迹清晰可见,时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40年前……

  何力拿出了几封外公写给外婆的亲笔信,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着珍藏了40年的家书,显得弥足珍贵。

  “云清,我来这里工作已有个多月,计施设计工作正在进行,施工准备也在开始,工程方案亦在逐步落实,所有援外人员都很团结协作,虽然天气炎热,语言不通,条件不好,但在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指引下,并遵循以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以高度的国际主义责任感,于使馆党委的领导下发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革命精神,严格遵守外交纪律,虚心向当地人民学习,我一定完成党中央和祖国人民交给我的援外工作任务,一定不会给祖国丢丑,一定为祖国增光,不辜负您的希望……”

  这封信,写于1976年2月15日,那时,李元勋老人刚到贝宁三个多月。

  看完这封信后,何力有些疑惑不解:“这不是一封家书么?”因为在这封长达5页的信中,除了简单询问家中和子女的情况,更多地便是向妻子述说工作的情况和表达做好工作的决心。

  不仅是这一封信,外公保留的20多封信几乎都是如此。

  每看一封信,何力的疑惑便越来越重,甚至有种“外公被洗脑”的想法。这些感觉伴随着他,直至读完外公所有的家书,才仿佛有了一个自己并不确定的答案。

  “外公1975年2月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这一代的老党员,思想好纯粹,境界好高。”

  40年的红色记忆

  “他对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要听共产党的话,要为党和祖国,踏实工作,不能因为自己的事,给单位和党增添麻烦。”李元勋膝下育有2儿1女,何力的母亲李可排行老二。

  在李阿姨的印象中,父亲李元勋是一位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严格的人。这些要求,她的父亲一生都在言传身教,从那20多封的家书中也能窥探一二。

  “千(李元勋老人的大儿子),在农村,切不要开始好,后来又变了,要坚持到底。除自己生活工作向贫下中农看齐,还要加强学习政治、学习业务,一定要考虑影响……”

  “云清,我们看待下一代,是要特别注意教育和培养,社会是决不允许下一代变坏的。共产主义社会始终要实现,人类社会始终要进步,我相信我的女儿、男儿一定会在党的教育下成为对人类有用的人才。”

  “我自己这样警惕自己,不要变朽了,变质了,忘本了!……我是多么地感激祖国、党和人民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好处啊!我们若不听党的话,把祖国、党和人民给我们的工作搞好,那就太不应该了,对我说来,就是忘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这是决不允许的。我经常都以这样去检查自己,鞭策自己:元勋啊,你这一生党和人民是对得起你的,没有党和人民哪有你自己的今天啊!云清啊,你也是这样的,我们一定不要辜负哈!……”

  据李可阿姨回忆,在父亲李元勋援外的那2年,当时的她还在上初中,十来岁的年纪。母亲的辛苦和父亲书信中的循循教诲,成为那时候最深刻的记忆。

  “他常常在书信中对我们姐弟三人进行教育。说得最多的,便是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李阿姨说,这些话虽然朴实简单,但却字字珠玑。“在退休之前,每每想到父亲的话,工作上就不敢有一丝的马虎。”

  5点要求背后的品质

  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几乎是李元勋老人践行了一生的做人准则。

  信中的一字一句,是李元勋老人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他信仰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并且为之奋斗了终身。

  “云清,你的来信已经收到,知道小儿因病住院,大儿正在准备下农村,您们申请了20元的辅助费,这恰当吗?”

  这封信写于1976年9月,信的开头,李元勋老人虽然明白妻子独自承担起家中重担的不易,却依旧觉得“向组织申请了20元辅助费”这事不太恰当!

  1976年9月9日,是毛主席去世的日子。在这封信中,李元勋老人还写道:“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去了,我们全体援外战士悲痛万分,仰望北京,无不撕心痛苦!……我们的一家,一定要听党的话,毛主席的话,要特别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要教他们一定按毛主席的遗志学习!工作!前进!”信中,李元勋老人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子女的要求他也会义不容辞地做到。不仅如此,李元勋老人还用一整篇的篇幅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要做到的5点要求。

  “云清,关于你工作调动的问题,如果没有办到,您也应当以党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支持我的援外工作出发,好好工作!安心工作!热情地工作!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切勿粗心大意……”

  李元勋老人的做人准则,不仅坚持在援外的那两年里,终其一生也如此。据李可阿姨回忆,后来,李元勋老人在单位有几次分房的机会,都被他拒绝了。“他说,单位有比他更加需要住房的同事,就这样让了一次又一次。”

  20封家书的信仰传递

  受李元勋老人的影响,他的三个子女一辈子都恪守着父亲的做人准则。翻阅外公李元勋老人的书信,80后的何力从最初的疑惑不解,到后来的深受感动,这一切的变化,饱含着20封家信里的信仰传递。

  或许,在何力的眼中,外公李元勋的模样变得有些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耀眼和鲜明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属于那个时代,属于那一群努力着、付出着、坚守着、奋斗着的人。

  “每次看到外公写给外婆的这些信,我就忍不住去想象那个时候,他们这一代的老党员,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一种形象。”何力说,外公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对党的这份热爱,对本职工作的这份坚守,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母亲那一辈,还有他自己。

  如今,在青羊区西御河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何力,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所在单位的党支部已经向西御河街道党工委提出申请,将其列为发展对象。何力说:“他也希望能早日成为像外公一样,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的合格党员。”

  “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不能忘。”外公李元勋践行了一辈子,何力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家庭家风家训的传承,更是共产党人红色精神的传承,是我们党永远流淌的红色气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何力处拿到这些珍贵书信的时候,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好线索。报上选题之后,我开始阅读这些来自40年前的信件,对比着过去与现在,感受着红色信仰、红色气质的传承。

  写稿过程中,老人的离世、事件太过久远、老伴儿但云清老人记忆已经模糊……这些现实的因素,让我只能通过老人的女儿、外孙和那些家书来了解情况。然而,这场原以为轰轰烈烈的采访,老人家人却觉得这些都是“不起眼的琐碎家事。”可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恰恰成为宏大历史在现时代的投影。

  如今,在这个“看脸”、“舔屏小鲜肉”、“追求高颜值”的社会,李元勋老人的坚持和恪守,显得有些“异类”,但却让我感动;而他背后的那一个群体,虽然年代久远,却让我懂得了崇高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