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企高管到全职陪伴 彭爸爸:“女儿让我成为更好的爸爸”

发表时间:2017-10-13 10:19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从外企高管到全职陪伴

彭爸爸:“女儿让我成为更好的爸爸”

  出门有司机,公司有助理,一年200多天化身“空中飞人”……曾几何时,彭刚还是那个叱咤商场,笔下签署千万合同的外企中国区高管。而如今,他的身份仅仅是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家长。彭刚说,时间倒退回两年前,他绝对想象不到会像今天这样,成为一名陪伴女儿的全职爸爸、一名青羊家庭教育的志愿者。而这一切的改变,是从他正视女儿、接纳女儿开始的。

  自我拒绝 “我女儿的病可以治好!”

  彭刚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在一家做医疗设备进口的外企工作。2004年,彭刚和妻子迎来了他们的女儿——歆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彭刚发现女儿和其他孩子有些不同,“她四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我们就觉得应该带她去医院看看。”彭刚说,检查结果出来后,大夫告诉她,歆歆的脑部发育有一些迟缓,但孩子不能配合做智力检查,所以不能确诊是否有智力障碍。

  彭刚心中有一丝担心,但他还是坚信女儿是没有问题的。“听歆歆的奶奶说,她的舅爷爷五岁多才会说话,人家现在开医院挣大钱,挺正常的嘛。”彭刚与妻子商量之后决定不让任何人知道女儿的检查结果,包括双方的父母。歆歆被送进了当地最好的幼儿园,虽然她接受能力弱一些,但是也算能“跟得起走”。

  而彭刚更是把自己淹没在如山的工作中。“早上第一班飞机飞北京,在北京与合作方洽谈,下午飞上海,再坐车到杭州,与经销商开完会已经是后半夜,第二天一早又赶第一班飞机回广州继续工作。”彭刚说,作为公司副总,这样的工作行程是当时的常态。但就算这么忙,彭刚一有时间就带着女儿辗转国内国外找专家“检查”。“我从心底里不愿意相信她‘有病’,但不能确诊的那段时间,我还是焦虑的整夜睡不着。”彭刚说,焦虑过后,他就更拼命地工作,“如果她真的‘有病’,我想留给她足够生活的财产。”

  真正接纳

  “这一年,她的变化真大!”

  歆歆七岁时,被确诊为“二级智力残疾”,“我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女儿这种情况根本不是‘病’,没法儿治。”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彭刚举家迁回了成都,并主动向公司申请“降职”,成为公司西南区的负责人。

  回到成都后,彭刚依然将女儿送进了一所普通学校,但是一年过后,学校的老师建议他还是将歆歆送进特殊学校,对歆歆的帮助更大。可是到了特殊学校,歆歆又属于认知能力较好的孩子,老师认为歆歆完全可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彭刚又把歆歆转到了普通学校。几经折腾之后,彭刚开始正视女儿的现实情况,为了歆歆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康复,他带着女儿来到了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

  “真正感受到孩子的改变,是在她到青羊特校就读的第二年。”彭刚说,在一次带女儿外出游玩的时候,朋友无意间说了一句“你女儿现在懂事多了,‘喊得到’了!”。彭刚这才发现,女儿这一年变得有礼貌了,语言丰富了,也学会了服从指令,“最让我惊喜的是她变得喜欢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了。”2016年,歆歆代表学校参加了成都市特奥会的比赛,获得了田径比赛金牌和奖金。让彭刚没有想到的是,歆歆让妈妈用自己的奖金购买了2个小兔子挂饰,送给了老师,“说明她是真的喜欢特校,喜欢老师们。”彭刚说。

  歆歆的改变给彭刚很大的触动,他破天荒地走进了特校,想要了解这些心智障碍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我觉得,我在女儿12岁的时候才真正接纳她,一个完整的她。”彭刚说。

  爱的传递

  “人要身怀感恩之心”

  “将心比心,老师和学校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的改变也实实在在看得见,我就想多为学校和老师做些事情。”彭刚开始频繁地进出学校,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会搭把手;学校需要家长志愿者的时候,他第一个站出来。在卞蓉校长的鼓励下,彭刚承担起青羊培智家长联盟特校家委会的工作。凭借以前的工作经验,他带领家长们很快就让特校的家校合作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小到领取鸡蛋、牛奶,收放健康卡,大到承担大型国内国际会议的接待工作,家长志愿者都热情地参与其中。”彭刚统计了一下,去年一年,特校家长志愿者一共提供了400多小时、120人次的志愿服务。同时,青羊培智家长联盟特校家委会还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家长合唱队”和“家长舞蹈队”,舒缓特殊学生家长压力,重塑特殊学生家长的自信。这一年,彭刚被学校推荐成为青羊区区级家委会委员,当选青羊区区级家委会理事。“在女儿的变化中,我感受到青羊对特殊孩子的爱,我要把得到的爱传递出去。”,彭刚说:“这就是我愿意做‘青羊家庭教育志愿者’的原因。”

  助残公益

  “我要帮助更多的特殊孩子!”

  为了更加了解心智障碍孩子,彭刚开始到处听讲座、学习。知道的多了,他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像我女儿这样的心智障碍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者’,也就是说,以后我留下的财产,也不一定能到她的手里。而且,她没有理财的能力,就算给她钱,能花多久也是个问题。”彭刚说,“这颠覆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

  “心智障碍者最难的是融入社会,包括日常生活,更无法工作。”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彭刚在今年初毅然辞去了工作,全职陪伴女儿的同时,他还与学校另外一位家长一起创办了“成都融智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我们从对特殊孩子的校园支持服务开始,希望能为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孩子离校后提供社区融合支持服务,为更多和我女儿一样有一定自理能力及认知能力的孩子成年后提供辅助性和支持性就业服务。让更多的心智障碍孩子从特校走入社会后,可以融入社会,可以过上常态化的生活。”彭刚说。

  “我愿意为青羊家庭教育做‘一辈子’的志愿者,我愿意让‘助残公益’成为我下半辈子的事业。”这就是“青羊爸爸”——彭刚。(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