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欺凌say no!

发表时间:2016-12-30 13:37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周颐


      近日,“北京市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经互联网传播发酵,被推上舆论的风口。中关村二小再次公布事件调查结果,认定本次事件为“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校园欺凌问题再次引发社会热烈讨论。那么到底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主要包括有哪些行为?如何预防校园欺凌?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开了个玩笑”

  “校园欺凌”这个词虽然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所熟识,但对于校园欺凌现象,人们一定不陌生。根据相关资料: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欺凌除了对“受欺凌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也会造成伤害。

  就上述校园欺凌的概念来讲,同学之间通过肢体、语言和网络等手段实施的开玩笑、恶作剧等行为也可能会给其他同学造成伤害,也就是说,同样的行为和后果,有的可能是校园欺凌,有的可能就是同学之间开玩笑或恶作剧。具体如何认定,还需要结合同学之间的关系、双方日常表现等综合情况做出判断。

  与校园暴力不同,校园欺凌不仅仅包括肉体上的折磨,还包括了区别对待的软暴力。比如: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与喝骂,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分派系结党孤立、排挤受害者,网上欺凌等等。较之校园暴力,校园欺凌对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的伤害更大,它更容易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影响其人格发展。

  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

  原因复杂 家庭教育是关键

  随着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熊孩子”?

  其实,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非常复杂。“校园欺凌长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李萍认为,“这是孩子在青春期要展现力量、争取权力和尊重,以及因为懵懂的情感不知如何处理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外在表现。是社会不良风气、法律的不健全、校园教育的缺失等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家庭教育。”

  李萍认为,现在的家庭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更注重赏识教育,孩子往往比较自私,抗压能力低,脾气大。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到学校碰到挫折之后往往会出现暴力倾向。“孩子是在观察家长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际的技巧,如果家长容易暴怒,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李萍说。

  另外,李萍认为,社会风气对孩子们的影响也很关键。“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量非常巨大,且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网络游戏、动画、影视剧里往往充斥着暴力、色情等内容,这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李萍说。

  面对校园欺凌怎么做?

  预防为主 心理疏导很重要

  今年5月,国家为治理校园欺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11月,教育部下发了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将专项治理纳入长效防治,提出“中小学校要制定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等多个要求。

  对于家长们而言,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不被校园欺凌事件伤害呢?“我女儿个儿比较小又很单薄,担心她会被人欺负,我从她五岁起就坚持让她学习跆拳道了,除了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家住万家湾的李女士坦言,自己小的时候就因为性格内向又长得瘦小经常被人欺负,“不能让女儿再遭遇同样的事情。”

  “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一定要大声警告对方,这样做既可以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还可以震慑对方。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就应该自卫。”作为一名父亲,张先生教给儿子的是面对欺凌行为一定不能软弱,“欺凌者一般都欺软怕硬,你如果奋起反抗,他多半会心虚停止攻击。如果他还不停止攻击,就要一边反抗一边呼救。”

  杨女士更多的是关注欺凌事件发生以后,作为一名有心理学背景的妈妈,她认为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需要在事件发生之后及时接受心理辅导,“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的心理创伤。”杨女士说。(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