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课程”走出去 天府文化播香江

发表时间:2018-11-23 19:05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熊猫课程”走出去

天府文化播香江

青羊百名师生到香港开展文化教育交流活动
  日前,近百名成都青羊学子作为天府文化的小使者,在香港展开了为期五天的交流活动,与香港的小伙伴进行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交流,同时将青羊“熊猫课程”带进香港学生的课堂。“这是‘熊猫课程’走出去的第一站,‘走出去’是对‘熊猫课程’的一种丰富、拓展和再开发,未来我们还将去到更多的地方,形成属于青羊模式的国际理解教育。”青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古蜀文明到宽窄瓦当

  “熊猫课程”走进香港课堂

  《古蜀文明耀金沙》《中华棋史》《宽窄瓦当之美》《水墨熊猫之成都小吃》《幽幽花径延客来》……“熊猫课程”走进香港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香港的学校,走进了香港的课堂,为当地中小学生带去了一堂堂天府文化精品课。同时,青羊的孩子们也跟当地的小朋友一起随班上课,体验与成都课堂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文化氛围。

  “成都,又名棋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都民间棋风盛行。”在香港大埔旧墟公立学校,鼓楼小学的李芳老师带来了一堂《中华棋史》课,它出自青羊“熊猫课程”棋艺文化的第一章。李芳老师从棋盘上楚河汉界的历史故事,讲到了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还以照片的形式向香港的小朋友介绍了成都和成都棋院,并且带着香港孩子一起玩了具有四川特色的棋类活动——翻翻棋。“以前大家都没有在课堂上接触过中国象棋,这堂课真的非常珍贵,而且非常有意思。” 大埔旧墟公立学校一位旁听的老师感叹说。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李云霞老师则带领香港孩子一起探寻了辉煌灿烂的古蜀文化,而她的课同样出自“熊猫课程”,属于地域文化的第一章第二节《古蜀文明耀金沙》。“你们知道吗?这张面孔已经3000岁啦,是我们的老老老前辈,孩子们,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呀?”从屏幕中的金色面具入手,李云霞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了更多来自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文物图片,她引导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通过对文物的观察,去推测3000多年以前古蜀王国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生活,探寻文物背后的秘密,自己开动脑筋去“复原”大金面具的家园。

  除此之外,来自少城小学、东城根街小学、泡桐树小学、实验小学、实验小学文苑分校、花园(国际)小学、树德实验中学等青羊“熊猫课程”项目学校的老师,还走进了香港大埔崇德黄建常纪念学校、新界妇孺福利会梁省德学校和裘锦秋中学(屯门),为孩子们带去了一堂堂天府文化精品课程。

  链接

  “熊猫课程”

  “熊猫课程”涵盖九大课程体系,由区域内相关学校历时两年共同打造而成,内容涵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川剧文化”“诗歌文化”“教育文化”“棋艺文化”。“熊猫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旨在立足于宣扬和传创凸显青羊特色的天府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熊猫课程”担当文化输出的特色品牌;对内则帮助学生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国际交流互动中,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民族团结合作精神。

  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

  “蓉港教育联盟协议”签订

  作为此次“熊猫课程到香江”活动的重头戏,蓉港交流之“校长论坛”在香港裘锦秋中学(屯门)举行。为了促进蓉港两地的教育与合作,青羊区“熊猫课程”项目联盟与香港大埔区小学校长会共同签订了《蓉港教育联盟框架协议》。

  据介绍,双方推动建立了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联盟学校为主体,师生广泛参与的教育战略联盟,联盟将实现资源分享,来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双方还会选出相同数量的学校作为联盟成员学校,通过轮值主席校的方式,轮流推动联盟间学校的交流交往。现场,双方的首批各15所联盟学校还签订了姊妹校协议,各联盟校之间将进行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互动共建活动。

  签约仪式上,青羊区首批15所联盟学校的校长还进行了主题发言,向香港学校介绍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亮点,以及“熊猫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情况等。最后,香港浸会大学社工系苏细清博士发表了主题演讲,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及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香港地质公园“寻宝” 

  青羊娃携“熊猫课程”研学

  “熊猫课程到香江”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熊猫课程”的重要一课。出发之前,青羊百人少年团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自主学习,并且带着各自的“熊猫课程”实践作业本开启了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研学活动。

  “这样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它是不是只有香港才有呀?”……在香港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由天然六角形圆柱组成的巨大岩石引得孩子们惊叹不已。在研学指导老师的耐心解答下,孩子们认识了火山岩。随后,孩子们乘坐的游船抵达了桥咀洲,正式开启地质探索。指导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两个主要任务,在海滩上“寻宝”——找寻形似“菠萝包”的石头,了解连岛沙洲的形成过程。完成任务的孩子争相与自己的“重大发现”合影留念,“神奇的‘菠萝包’石头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考察我了解到,这样的石头是在海浪冲刷和阳光暴晒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位同学在自己的“熊猫课程”实践作业本上记录到。

  据青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熊猫课程”不仅在对外交流中担当文化输出的重任,对内,它也会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行走和研学,去发现世界,促进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未来我们还将去到更多的地方。”该负责人表示。

  (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