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于市的新城市广场夜经济

发表时间:2018-05-10 10:41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大隐于市的新城市广场夜经济

  夜市,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

  白天繁忙的工作拖住了人们出行的脚步,却在无形中催生夜间消费的热潮。著名的台北士林夜市、香港庙街夜市、长沙坡子街夜市、重庆黄桷坪夜市,从台湾到长沙再到重庆,夜间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对外的一张新名片。

  作为成都第一代商业综合体的新城市广场,面对业态的“老去”,也在努力走出一条属于存量楼宇自己的蜕变之路。在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方,拿出三千多平方米的体量掘金“夜间经济”,就是新城市广场商业转型的方向之一。

  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10点,属于成都人自己的“深夜食堂”——新城市广场夜猫子夜市便开启自己的热闹繁华。日均2万客流、6万销售额、年营业额近2000万背后,丈量出夜色下这一商业形态的厚度的同时,更在尝试将“夜市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业态输出。作为幕后推手的合能集团,也在计划遵循青羊深厚的城市文化脉络,厚积薄发,走出一条具有成都乃至全国“夜间经济”特色的道路。

  崛起的都市夜经济

  夜猫子夜市诞生在市中心西大街1号,是成都第一代综合体新城市广场的特色商业产品。

  作为老牌的商业综合体,受电商冲击、实体下滑等影响,面对客流、销售额的“腰斩”,新城市广场所属的合能集团也在加速传统零售探索差异化的运营之路。在二次招商、二次发展的思路中,开拓夜市成为其中一个掘金点。

  “老百姓、上班族、外来游客想要的夜市,一定是接地气的。”在合能集团商用事业部总经理向阳的规划中,夜猫子夜市不仅要物美价廉,更需要富有本土美食文化特色。 2016年,一个集餐饮、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以“摆客聚集地,吃货大本营,青年潮流圈”为经营定位的夜猫子夜市正式营业。

  夜猫子夜市与传统夜市相比,没有拉通的街道、没有参差不齐的货架,在这个3000多平方米的楼宇中庭,锅盔、蛋烘糕、钟水饺、叶儿粑、冻粑、韭菜盒子、凉面、凉粉、小龙虾、兔头、耙鸡脚、冒串串、冰粉、凉糕……一道道独特的成都名小吃,在夜猫子夜市应有尽有并集中找到了“归宿”。在这里,夜猫子夜市带着无数人对夜市的情怀和一座城市的商业追忆,让食客们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味蕾。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光彩琉璃、人头攒动、成都的味儿、食物的味儿、记忆力的味道都在这里碰撞与发散。2016年11月开业以来,发展成为摊点规模125家、日接待消费者2万余人、日营业额超6万元的不俗业绩。开业至今接纳以民间小吃、茶饮、手工、饰品、文创、花木等街头摊贩及民间手工艺人500余户,其中不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作者,散落在成都的街头名小吃摊主,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的年轻团队以及特殊困难群体。

  “开业两年多年,光临夜猫子夜市的消费者逾百万,年营业总额将近2000万元。”作为夜猫子夜市的策划者,合能集团商用事业部总经理向阳经常在自己五楼的办公室俯瞰夜市,“像是一个露天‘茶馆’,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吃小吃、品美食,是成都人独有的悠闲情怀。”

  转型升级尝到甜头

  开业至今两年多的夜猫子夜市,夜间成为周边区域居民、上班族的美食“网红”聚集地,在大众点评等美食网站享有极高的呼声和美誉。当然,对于始作俑者的合能来说,送给消费者享受成都夜生活的惬意和情调的同时,也从中尝到业态转型带来的甜头。

  直观的收益是商家的租金收入来源,但这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合能方面的认同。“去年的租金收入一百多万,光是投入到电力设备的改造就上百万。”向阳和合能更看重的的夜市带来的充分客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新城市广场的日均客流在4万人次,而夜市开业后的客流贡献超过30%。客流变化的背后,也对商业综合体内的零售、娱乐等行业带来客流和销售的明显提升,“比如说娱乐、美妆类的涨幅在20%以上。”

  对于这样的变化,有分析人士对此表示,商业综合体夜市是以面向年轻受众为主,更能将影院、唱K、餐饮到零售等资源进行整合的娱乐型夜市。从目前来看,夜市多以餐饮食肆为主,带来客流和营业增长起到正面促进作用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说到夜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对于对夜市的印象停留在:晚间闲时,众多小商小贩无序经营,一片嘈杂甚至是噪音、油烟扰民,在市中心、居民集中地的夜猫子夜市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而对相关职能部门来说,流动摊贩、环境脏乱差、食品安全卫生等“潜在问题”的监管同样关键。

  此外,夜间经济成型的背后,往往容易出现“千街一面”蔚然成风。商业转型增强体验消费背后,“夜市经济”作为一种新鲜的重要的体验消费模式,如何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业态,进行输出、复制,值得关注。

  如此,夜猫子夜市的存在和经营,夜间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向,考验着多方的智慧。更多详情,请持续关注后续报道!(张国祥 黄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