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生活 来青羊阅世界文明

发表时间:2018-02-28 11:45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文化新生活 来青羊阅世界文明

女性大理石雕像
被精致壁画吸引的观众
烤焦的核桃
飞舞的女祭司
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流连忘返的观众
希腊与巴克特里亚的完美混搭
游牧民族尤爱金器
  刚过去的春节长假里,成都人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享受了一年之中难得的全城“不堵车”好待遇,返乡过年的“蓉漂大军”带走了一部分人气,却带不走博物馆里的热闹劲儿。大年三十到初六,7天时间里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馆外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如今,逛博物馆已经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金沙博物馆的《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以及成都博物馆的《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两个大展让观众大饱眼福。庞贝,公元前79年一个被火山掩埋的城市,在1748年被发现,因为一场灾难而得以永恒。阿富汗,一个饱经战火的国家,一群阿富汗人倾其所有,用生命守护文化, 从战火中“救”出了一批最为珍贵的古代珍宝……这两场展览到底有什么魅力,本报记者将为读者讲述庞贝和阿富汗珍宝的故事。

  金沙博物馆

  瞬间与永恒

  重现失落的庞贝人间乐园

  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的一处壁画上,刻着一句铭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2001年的2月8日,沉睡3000年的金沙遗址一醒惊天下,为成都找到了失落许久的城市起源。2018年的同一天,一首经典的地中海情歌《悲伤欲绝的苏菲亚》把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庞贝古城带到成都。

  金沙的重磅外展《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展出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的120件/套文物精品。走进展厅,就像走进庞贝生活,那些人、那些事仿佛真实地在身旁呼吸着、进行着……

  庞贝 被火山灰掩埋的极乐之城

  庞贝,一座因繁荣而煊赫一时,又因灾难而尘封千年的罗马城市。庞贝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初,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海湾附近,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使它成为当时古罗马的贸易中心和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城中建有神奇的太阳神庙、巨大的斗兽场、恢宏的大剧院、新奇的蒸气浴室和琳琅满目的商铺、住宅,各项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罗马贵族趋之若鹜的人间乐园。然而,正如庞贝城一句古谚语说:“尽情享乐吧,明天是不可捉摸的。” 公园79年8月,位于庞贝城北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炽热的火山喷涌而下,瞬间淹没了这座繁荣一时的古老城市。来不及逃跑的居民连同奢华的房屋、生活用品、都被淹没在厚达数米的火山灰下。直到1748年,才被人们偶然发现。庞贝人生活瞬间被一场灾难封存,也因这一场灾难,而得以永恒。它是意大利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罗马城市,早在1997年就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庞贝古城最生动的见证者, 本次展出的120组出土文物不仅从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建筑样式等多方面重现这座城市往昔的繁荣,例如刻画风景、神话故事、生活场景的壁画、雕刻精致的大理石雕像、青铜和铁制工具、妇女的首饰等,还以灾难降临瞬间的定格,向观众展示火山喷发时的残酷景象,例如烧焦的食物、挣扎的人体石膏模型等。

  展厅里,大到长约2.6米,高近2米的壁画、重达700kg的大理石水盆,小到仅2、3厘米高的玄武岩秤砣,无一不在静默,无一不在述说。

  壁画 时光停驻之美

  德国诗人歌德游历庞贝后说:“在世界上发生的诸多灾难中,还从未有过任何灾难像庞贝一样,它带给后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悦。”庞贝出土文物带来的美和生活旨趣,早已超越了笼罩在庞贝古城背后的悲剧之感。尽管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庞贝人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壁画的光泽与色彩中。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出的庞贝出土文物中,体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展品当属湿壁画。古罗马时期,无论是神殿还是普通住宅,都会使用壁画装饰内外墙面。庞贝城的建设,将这种壁画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庞贝人在墙面的灰泥未干之时,便进行壁画绘制和上色,这样使得墙面和壁画融为一体,不易被破坏,还能确保画面鲜艳的颜色能够长时间保存,这就是庞贝古城享誉世界的湿壁画。庞贝城消失一年多年后,壁画仍然被受欢迎,我们熟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都是著名的湿壁画大师。

  本次展出的庞贝壁画,涵盖古罗马人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生活场景、日常用品等方方面面的主题,最大的一块“西风神泽菲罗斯和花神克洛斯壁画”,几乎占据了展厅一面墙的大小。画中置于底座上的烛台为墙壁营造出丰富的装饰效果,有着向外凸出的视错觉,从墙壁侧面能看到缩小的建筑物。壁画的中央是一幅画中画,描绘了西风神泽菲罗斯和花神克洛里斯相遇的场景。据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罗春晓介绍,所有放置壁画的展柜均为“量身定制”,以确保不同尺寸的壁画都能被妥善保护。

  美食 根据食谱还原庞贝料理

  因为火山灰的掩埋,庞贝古城的食物和宴饮壁画很好的保存了下来,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他们的饮食。庞贝人的食物以面包最常见,餐具以青铜、玻璃和陶制为主,他们也饮用葡萄酒。罗马人喜欢举行宴会,把宴会当成一种社交手段。

  据介绍,在古罗马,宴会不只是吃饭而已,社交的功能非常强。功利心很强的罗马人在宴会上处理各种公私事务,甚至还有重大的政治议题。

  而且女性也允许加入宴会,不会被排除在外。在罗马帝国时代,骄奢淫逸的宴会成为潮流,尤其是在首都罗马,权贵和富人们参见宴会时甚至要服用专门的催吐药,吃了吐、吐了再吃,铺张和堕落的风气达到极致,以至于国家不得不制定法律来限制宴会的规模。

  在本次展览之中,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来介绍“吃”的文化。不仅复原了当时庞贝人的厨房,还展出了石磨、装橄榄油的壶、以及核桃、洋葱、面包等。另外,策展方专门从古代书籍中找到了典型庞贝菜的配方,还专门使用展板介绍了当时这些美食的制作方法。

  1900年前的庞贝人热爱“鱼露”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美食调味品。流传至今的庞贝食谱,也不乏“炖海鲜”这类需要10余种食材和复杂的烹饪流程才能完成的美味菜肴。

  记者在展厅中看到古罗马时期的烹饪食材,植物产品、动物类制品、调味品、甜味剂等应有尽有而且种类丰富。可以想象和还原出当时庞贝人的生活。

  成都博物馆

  结缘与对话

  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

  “为你,千千万万遍。”提到阿富汗,你会想到什么呢?对于很多人来说除了贫穷、战争以外还有那本风靡全球的《追风筝的人》,里面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简单的七个字却赚取了很多人的眼泪。2月,231件(套)阿富汗国家顶级珍宝在成博闪耀亮相!这个对于多数人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奉上历史长河里见证过无数盛衰兴废的千年遗珍,还原古代阿富汗的整体面貌。位于中亚腹地的阿富汗,曾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四方文化的汇集之地,草原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汉文明、印度文明都曾在这里碰撞并沉淀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作为中西走廊上的关键节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阿富汗历经碰撞与沉淀的灿烂文明,两千年后再走丝绸之路,来到天府之国,与如今的四川人民“隔空对话”。

  “一带一路”系列文明2018首展

  成博继2017年《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优秀文明展后,在2018年伊始,再度聚焦丝路,引进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所藏古代珍贵文物,策划出《文明的回响》展览,这也是四川“一带一路”沿线文明系列展中的又一重磅大展。

  阿富汗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地理中心,是四方文化的汇集之地。《文明的回响》展览以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4处阿富汗考古遗址为线索,勾勒古代阿富汗从新石器时代文明到希腊文明到草原文明再到贵霜文明的历史进程,展现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阿富汗多元文明的图景。无论是熠熠生辉的黄金饰品,还是惟妙惟肖的神祇形象,亦或是匠心独运的玻璃制品,都是这个古老之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淋漓体现。

  阿富汗是所有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中边界线最短的邻邦,处于东亚、中亚、南亚和西亚相接的要冲之地,战略位置十分关键。在我国当前正在推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建设中,阿富汗是其中重要一员。本次对于阿富汗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展示对于全面、系统、深入地加强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与建设,无疑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流浪式保存”的国家珍宝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已有近百年历史,曾拥有超过10万件馆藏文物。20世纪下半叶,多年混战使得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贵馆藏被大规模洗劫,大量文物、艺术品被劫掠、毁坏甚至消失殆尽。

  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与文保工作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性地在中央银行的金库中秘密封存了一大批馆藏精品,使这些承载着漫长文明信息和历史使命的国之宝藏得以幸存。二十多年后,塔利班政权被推翻,这批珍宝历经战火,再度重见天日。

  本世纪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援助下,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开始重建,并对幸存的馆藏开始了编目整理、保护展示、编录出版以及数字化建库工作。精选出了其中的231件(套)珍品,最早于2006年在法国展出。

  由于阿富汗国家局势仍不容乐观,这批珍贵文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管,不得不以巡展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流浪”,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世界一流博物馆均有展出,均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受到观众热烈追捧。

  因为阿富汗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多元的文化遗存,本次展览涉及文明众多,跨越二千余年历史。为了厘清思路,更为清晰地感受古代阿富汗纷繁的历史进程,策展人特地梳理了一幅世界古代文明历史年表,策展人表示:“特地把这份‘文明清单’放在展厅的第一单元,看懂这个表,才更能体会这段历史的精彩。”

  四川人比张骞更早见识西域

  尽管这批阿富汗珍宝先后在十余个国家留下足迹,每一站文物数量及种类一致,然而展览主题、策展思路却大相径庭。据策展人介绍,本次展览的策划是要在全球史观之下彰显中国视角,其中就包括突出四川与阿富汗在历史上的联系。

  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到达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时,见到产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四川的先民与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已开始跋涉千山万水,进行着早期的商贸交易。张骞出使西域后,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东西联通,古人通过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将丝绸、漆器等商品销往包括阿富汗在内的西域各地。

  丝绸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商品,而四川作为丝绸的起源地之一,与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都非常紧密。早在秦汉时期,成都夷里桥南就设有锦官,专门管理蜀锦的织造。东汉魏晋时期,成都已成为中国的织锦中心,现在的锦城、锦江、锦里等称呼都因织锦而得名。蜀锦长期声名远播,不但销往大江南北,还通过丝绸之路远运至当时的西域。例如,汉章帝派遣韂侯李邑护送乌孙国(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吉尔吉斯斯坦)使者,赐大小昆弥以下锦帛。再如,西域都护班超曾赠送贵霜帝国(以今阿富汗为中心并跨据中亚南部和南亚北部)国王锦帛。

  中阿两国山水相依、情谊相连,双方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展开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本次展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久远渊源。

  (陈静/文  闫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