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文教育新路径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青羊区全域统筹推进差异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发表时间:2017-11-10 10:48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探索人文教育新路径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青羊区全域统筹推进差异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日前,全国差异教学研讨会在青羊举行,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全国差异教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差异教学。青羊实施“差异教学”可谓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文翁蜀地兴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就扎根于青羊。2015年,青羊区确立了“促进每个学生有选择的发展,让不一样的学生有不一样的自由成长”的未来教育改革核心,从区域视角开展推进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根据“差异教学”理论,青羊区关注三类不同需求的孩子,在三个特殊的成长阶段,为他们提供多元可选择的课程、点燃兴趣适应个性的课堂、家校社共育的环境,为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护航。“青羊关注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很多经验值得借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华国栋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全国差异教学研讨会选择在青羊召开,主要是看重青羊区在整体推进、课堂推进差异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区别以往的课题研究方式,青羊区系统化、区域推进差异教学,覆盖普教、特教多个方面,在全国走在了前面。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  实施差异教学

  教育的原点是孩子。孩子究竟存在哪些差异?有什么不同的发展需求?青羊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把孩子的需求分为了三类:资优生、特殊儿童、普通儿童。

  青羊的融合教育一直享有盛名,同辉(国际)学校和青羊特殊教育学校在同一校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同辉(国际)学校,很多原本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有黔驴技穷的感叹,甚至有老师崩溃到号啕大哭。面对困境,学校痛感,融合教育不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实施的问题。

  青羊特殊教育学校联合马术协会为孩子提供马术康复治疗、联合志愿者开展特奥体育训练、联合美术治疗联盟开展每月一次的夜间绘画治疗。特殊儿童的不同潜质得到了发展,绘画比赛暨“隐形的翅膀”主题作品展已经开展了三届,而青羊特殊教育学校多次在世界特奥会上斩获佳绩。

  资优生培养一直是教育中的“雷区”。这些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5%的儿童,在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制下发展受限。如何满足这些“吃不饱”学生的特殊需求?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青羊决定打破常规,在小学高段尝试“资优生培养”:在全区选拔一批学生,分成30人左右的两个班,进行全外教、全英文“智慧营”课程,从社会责任感、解决环境问题、语言能力、领导力和责任感、积极性格意志力等方面,开展生动活泼的训练和教学等。

  同时青羊区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以STEAM教育和项目型学习(PBL)为抓手,积极开展创新、创客教育研究。在学科差异教学方面,学校对学生实施个性化诊断、信息技术诊断,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补救性教学、分层作业布置等探索,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从“ACTS中国校园综合素质能力竞赛”数据看,青羊资优生数学、汉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口语与写作素养等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爱突破全球领导力评价”报告结果还显示,青羊学生的创造力与领导力的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针对学生知识储备差异  试行“学区制”

  树德清波中学初二学生王子涵的家长感慨道,孩子小升初时自己很是迷茫和无助,网上和群里的信息也是杂乱且矛盾。为此青羊区文翁实验中学、37中、石室联中蜀华分校等学校纷纷与学区内各小学开展了衔接教育的探索。

  青羊区2015年开始在清波学区试点“直对入学学区”制建设模式。片区内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草堂小学西区、金沙小学清波分校以“初小衔接教育”为突破口,积极组织“初小衔接教育体验营活动”,分批对学区内不同层次的六年级学生和家长提供“初小衔接”方面多种课程和教学服务,帮助他们参加“走校体验营”,编写《中小学衔接教育活动体验营之成长手册》,重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趣味性,唤起小学毕业生对初中学习生活的向往。开设“学科素养类”生涯领航课程,通过“习惯培养乐趣营”“心灵调适涂画营”“学习魔法指导营”“炫彩悦读分享营”等,让小学生做好从小学过渡到初中一年级应该具备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素养准备。同时,逐步构建学区“习惯培养类”德育课程体系,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确定不同学段的德育培养目标,贯穿孩子九年的学习成长过程。

  片区内中小学教师不仅建立了QQ群、微信群,常态开展跨学段的教研会、备课会和磨课会,还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学区内的学校互派教师进入对方学校交叉听课、观课、上课、评课和议课。

  除此以外,清波学区还利用青羊区校园足球联盟活动开展契机,由草堂小学西区和树德清波中学联合引进四川足坛名将、猎豹俱乐部创始人姚夏携猎豹足球俱乐部教练团队助力,成立学区“小猎豹足球俱乐部”。

  清波学区在试点基础上,探索出了三大衔接课程体系:“走校体验营”体验性引桥课程系列——《中小学衔接教育活动体验营之成长手册》;“学科素养类”生涯领航课程——清波学区区本“强体增艺”选修课活动课系列;学区“习惯培养类”德育课程体系。

  通过两年的试点,衔接教育不仅打消了家长与学生的顾虑,缓解了择校热,稳定了学校生源,还提高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适应性。随着清波学区制探索成效的初显,青羊苏坡片区、文家场片区的学区制改革工作相继启动。由点到面,构建交互立体式学区,开展横向联合和纵向衔接工作。

  针对学生多元智能差异  订制多样课程

  差异教学的精髓是基于班级教学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能够学得主动,扬优补缺。

  青羊区关注学生兴趣、情感、价值观,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课程,不少学校正在进行一种有益探索。“多元课程”既指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选择课程,也指学校根据校情而选择的特色发展课程。同辉(国际)小学为学生开设了7类58门课程,包括趣味生活、信息科技、艺术修养、数学思维训练、语音阅读类、美术书法类、体育运动类,学生可以在开学时段在网上自行选课。其做法还入选了2016年首届中国创新教育丛书《为生活重塑教育:中国的教育创新》案例,撰稿人江学勤博士认为,学校培养了学生的成长型心态。

  万春小学的“剪纸课程”以剪纸活动为抓手,由兴趣课变为学科课,从每月一次展示评比,到每周一堂剪纸讲坛,还编写校本教材,成立首个校园博物馆——剪纸博物馆,把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都融入剪纸活动中来,其剪纸教育特色得到业内和社会的认可。三十七中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十一中的“女生阳光成长拓展培训”,都是应学生发展需求而产生的特色课程。多元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更对综合素质产生了重大影响。

  泡桐树中学积极探索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建课程超市,定制私人课表,为每个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实施学分管理,导师管理,对每个学生进行全程、多维度的评价,保障其全面发展。石室联合中学西区和文翁实验中学开展了微走班实验,即在某些学科、某些课型上分层走班。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开展“极课大数据引导下的差异教学应用研究”,精准诊断作业,自动整理错题,家校实时沟通等,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青羊实验中学实施“微课”学习,在课中利用视频的多感官刺激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后实现学生的按需学习、自主学习。

  教师们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以差异教学策略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青羊实验中学数学老师胡畦说,制作微课很辛苦,但看到学生学习得到有效帮助还是感到很开心。(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