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因“地利”形成生意红火的汽配一条街的石人西街,在整治“散乱污”汽修店行动中,转型的转型,整改的整改,该配备的环保处理设备基本完成改造;充满魅力的贝森路“深夜烧烤”,“碳改电”告别了烟熏火燎和呛人的油烟味,周边居民叫好的同时,商家食客都说变化影响不大;共享经济代言词的EVCARD分时租车进驻青羊,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
这样的产业生活渗透,正深刻改变着经济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青羊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个缩影。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党代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青羊区既做好上述的加减法,更是打响“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战役,用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乘除法。
日前发布的青羊区产业发展投资指南中,把环境保护与三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把源城、新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结合起来,筑牢“宜业青羊”生态底蕴,让生态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努力走出一条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引领城市转型增长、永续发展的新动力。
绿色理念引领
打造西部总部经济标杆
日前,由成都商报发起的“寻找成都产业担当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活动评选结果出炉。作为聚集千亿产业集群、领跑西部总部经济的标杆,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入选,堪称成都未来经济产业格局中的“成都产业担当”。
这个云集四百余家企业的大型办公总部集群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总部经济产业为要素,以独栋生态办公形式为载体的产业地产项目。一直以来,青羊总部基地就以其城市生态性而闻名,在城市的三环边,1089亩生态总部基地,成为城市的商务绿城。其构建的三重生态体系,创造性地将峡谷与现代城市建筑结合起来,让林木深幽的峡谷景观在城市“重现”,创造性地在城市中造就一座绿城。
从建设初期开始,青羊区就对园区投资强度、建筑指标、环保标准等多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解决了粗放型发展工业存在的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推动了发展方式的转变。青羊总部基地将经济发展与绿色生态高度统一,从培养生态理念到加快生态建设,把保护生态作为园区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在发展中提升园区生态品质,为园区企业创造良好生态办公环境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多年来,青羊总部基地先后获得“中国特色地产代表作大奖”“杰出绿色环保建筑奖”“成都楼宇经济标杆”等多种荣誉,成为创新发展,引领中国西部经济的重要产业园区。
历经十多年发展,青羊总部基地以其独特的城市生态性,早已经被业界和企业所认同,入驻企业中有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约150家,已经实现总部经济产业产值上千亿,三大“千亿产业集群”继续担当支撑成都聚集总部企业和区域性、功能性总部的重要使命。
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中,总部经济被放到了引领位置。一个占地200余亩的青羊国际总部产业城即将开建,这个“升级版”的青羊总部基地拓展区更是植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打造产业生态链,充分发挥现有总部基地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优势产业,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税源型总部基地。(下转02版) (上接01版)
绿色产业主导 让GDP更“绿”
强调绿色发展,青羊源城区域,由国际级建筑大师刘家琨负责建筑规划和设计的成都西村,环绕完整的城市街廓上沿边修建文化创意集合体,包含了对传统村庄的回归,形成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国际级文化艺术及创意产业集中发展园区。这个城市村落,更是入选201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馆。
而大家熟知的文殊坊特色街区,定位于“文创产业地标 创新消费引擎”的文殊坊文创产业园区规划也渐渐明朗起来:打造文化艺术产业集聚区和传统文化创新消费区,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文化演艺主题体验和文创产业创新示范区。
以绿色产业为主导,让GDP变得更“绿”,青羊更是做好顶层设计。
“作为一项前置条件,进入青羊三大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必须经过严格的环保和能耗评价,从源头上把关控制环保和能耗指标。”日前举行的青羊区产业发展暨投资促进大会上,一本青羊区产业发展投资指南格外引人关注。
成都中心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等三大产业集聚区,按照多规合一理念,集约利用土地和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结合利用原则,以青羊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当青羊区产业发展投资指南摆放在企业代表面前,四百余家企业、社会组织代表在关注园区总体定位、重点产业发展目录的同时,相关规划设计、产业用地比例、环境容量要求以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
“无论是投资千万的项目也好,还是税收贡献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也罢,新的项目想要进来,必须按照指标体系的要求,严格达到节能环保的标准后才能入驻,这也是青羊三大产业园区发展的一条‘绿线’。”青羊区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
除了严格的准入制,对于集中打造的三大产业集聚区,青羊区也在环境容量上下功夫。
“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者是兼容的,产业发展要上去,基础设施配套同样不能滞后。”成都中心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上,加快实施东华门遗址公园、摩诃池城市中央公园、改造成都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上,实施特色街区打造、小游园微绿地建设、花重锦官城建设、背街小巷整治等;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所在的青羊新城区域,百仁公园、金沙水库等环城生态区的建设打造,更为产业经济的重塑提供生态屏障。
而在产业大会当日举行的青羊区19个重点项目签约中,这样的绿色发展理念也得到了完美诠释。成都银行、绿地集团、浙江天猫、薪火阵营等19家企业签署的总金额1158亿元的投融资合作协议中,投资产业涉及总部类、金融类、文博类等类别,较好实现绿色生态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青羊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将“绿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理念是先导,制度是保障,行动是关键。
加快建设的青羊新城,坚持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生态环境的“三个优先”原则,以绿色、集约、高端、高效为发展导向,其中生态环境优先作为重中之重。从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园到青羊万达、绿地跨贸港等一大批总部型企业的落户,正在规划的汽车销售及后市场产业园更是将环保放在首要地位。如此种种,足以窥见,青羊区把绿色发展理念真正根植于发展沃土,从制度和行动上谋划出实施路线。
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青羊源城区域,以成都明堂、西村等为代表的文创产业风生水起,以恒大中心、成证大厦为代表的楼宇“改转升”,以骡马市为核心的省级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等一大批产业规划,真正将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行动落到了实处。此举既是对中心城区发展方式的破题创新,更是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
绿色生活融入
低碳节能成风向
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倡导绿色生活,青羊一直在破题,在行动。
去年,以“分时共享、绿色出行”为主要标志的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正式登陆青羊,网点覆盖了青羊区政府机关及全区14个街道,清洁、便利、花钱少,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在选购汽车时也更青睐新能源。而这种绿色消费新势力,也正在深刻影响行业生产和发展。低碳出行给市民带来的是方便,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则意味着更为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
推行露天烧烤“碳改电”之初,从商家到消费者都曾流露出焦虑:担心味道会发生改变,担心成本会上升,担心消费者不能接受。而随着这场蓝天战役的深入,在烧烤界颇为有名的“王大爷烧烤”主动响应号召并发声:厨房明亮了,环境变好了,心境自然也是敞亮。
在青羊区瑞西光华佳苑项目建设工地,大门口扬尘监控系统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该区域的PM10、PM2.5动态数值。该工地6月5日开工建设至今,每天经降尘雾炮、围栏喷淋设备抑尘后,做到了施工不再“尘飞扬”。“我们主要目标是做到不带泥出门,让整个工地扬尘数据降下来。”项目部经理刘凤成告诉记者,各种冲洗设备、喷淋设备全部到位后,项目才开始正式施工,从源头上对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进行管理。
同样,在打好“碧水”“净土”战役中,从油烟扰民、废水废气困民的餐饮企业、汽车修理厂、小作坊企业入手,强力推荐“散乱污”企业的集中整治,对工地扬尘治理实施24小时监管,对于不达标的企业该整改的整改,该添加环保设备的添加设备,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鼓励转型升级,赢得了市民的拍手称赞。
摆在眼前的事实让更多人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并不矛盾,也终能找到一种相对默契的相处模式,协调发展。而达成那份“默契”的基础,正是“绿色生产”。
记者从青羊区建交局获悉,建设面积1126平方米,凸显“红墙记忆”的东马棚街青羊区首个小游园、微绿地初步建成,目前正在进行文化元素的打造工作。这段独具教育意义的景观绿带,重现红墙巷“柳从黄瓦街头发,花向红墙巷口看”的闺里风光将于近期与大家见面。
低碳节能成新风向,青羊区正在加快构建“自行车交通网”“步行交通网”和“特色慢行线”为核心的“两网多线”绿色交通体系,营造安全、便捷、舒适、高品质的城市慢行环境,3年内基本形成安全、便捷、舒适、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系统,营造和谐优先、特色鲜明的城市慢行环境。
从严格市场准入红线、打造绿色产业格局,再到用绿色倒逼产业升级,提升绿色实力;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新能源汽车,青羊已经谱下了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青羊,从未将绿色发展理念停留于口号。未来,仍旧实施空间资源配置、制度保障、产业体系支撑等系列攻坚破难的绿色行动来有力践行,将生态优先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
“着力构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绿色城市’格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高端优质的‘绿色产业’体系。”在筑牢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态底蕴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的青羊,以少城为代表的老城文化圈、宽窄旅游圈、文殊坊文创圈等,正在从产业模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把绿色低碳理念渗透进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许一个看得见雪山的阳台,建一个碧水蓝天的宜业宜居青羊,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共同的努力。(张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