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白墙黛瓦,绿树藤蔓,步道蜿蜒,兰家湾有赏不完的风景;精品民宿,特色农居,风味美食,小资情怀,青芝坞有最杭州的慢生活。如果不是听到耳边的解说,看到过去的照片,记者简直不敢相信,如此美丽的地方曾经是破烂不堪的棚户区、“脏乱差”的代名词。
2010年,作为杭州市首批“撤村建居”试点村之一,青芝坞和兰家湾所在的玉泉村已然成为城中村改造的一个样本。2016年,杭州市开启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计划,西湖区也顺势而为启动“美丽西湖行动”。经过一系列整治提升改造,如今的西湖区,一个个城中村蜕变为“景中村”;一条条清澈的河水正找回儿时的记忆;一张张笑脸折射出的是城市品质提升所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美丽写在西湖大地上。
棚户区到慢生活乐享地
青芝坞迎来新生
5月13日,晴,阳光如约而至,青芝坞进入一片明媚。几个来自上海的年轻游客,从婳阁民宿中走出,转进了不远处的“啡述咖啡”,新鲜的杭州记忆,由此开始。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白居易笔下的青芝坞曾经是一片幽静、安宁、朴素的田园风光,如今却成为“小资”游客们的聚集地。乐享慢生活的他们不知道,几年前,这里还被称为西湖景区边的一块“烂疮疤”,坑洼泥泞的老街、无序经营的餐馆、密如蛛网的电线、连片危旧的房屋,简直是“脏乱差”的典型。
“以前只有这么宽。”站在自家门口,今年84岁的原住民戚瑞金把手放在腰间比划着。面前这条约2米宽的村内通道,在改造前仅仅能容1人勉强通过,“稍微魁梧一点的,甚至只能侧着走路。”从懵懂孩童到耄耋高龄,在这里住了几乎一辈子的老人,见证了青芝坞的所有改变。
戚瑞金说,这个地方才0.14平方公里,改造前却挤进了约3000人。那时候的房子,屋顶连着屋顶,墙连着墙,一年能见到阳光的没几天,下雨天怕漏,下雪天怕房子塌,成天的提心吊胆。
与杭州其他城中村类似,房租是玉泉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尽管身处黄金地段,但因为居住条件差,所以租金并不高。高密度、低租金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群租盛行、违建遍地、污水横流、租客素质参差不齐等,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苦不堪言……
2010年3月,玉泉村开始了大规模整治,青芝坞成了先行者。拆除违建、农居改造、道路修整,改造工程紧张而有序。整治完成后,一批具有相当艺术特色的餐饮、青年旅社、酒吧以及杭州本土老字号茶馆等纷纷落户,一个集住宿、喝茶、购物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业态集聚群初步形成。青芝坞声名大振。
城中村改造得好不好,老百姓最知道。戚瑞金告诉记者,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低矮的一层泥瓦房,变成了三层小洋楼,家里窗明几净,出门就是风景,最让他高兴的是房租收入翻着倍地往上涨,“现在是以前的6倍”,戚大爷乐呵呵地比了个6的手势。
城中村改造捷报频传
美丽西湖在行动
青芝坞的“华丽变身”,也推动了玉泉村的另一部分——兰家湾的蝶变。2013年4月,兰家湾区块整治工作启动。
现在走进兰家湾,原来破旧不堪的泥土墙、连片的棚户房、蜘蛛网似的电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温婉内敛、精致秀雅”的杭派民居、时尚小资的新业态、文化氛围浓厚的游步道。青芝坞兰家湾俨然成了这座城市的诗和远方。
在西湖区,像青芝坞和兰家湾这样展露新颜的还有白沙泉村。这个紧邻黄龙商圈、寸土寸金的繁华之地,曾经也是杭州人眼中的不夜村、棚户区。借着城中村改造东风,浙江省首个以并购金融为主题的特色街区“并购金融小镇”惊艳亮相。
“白沙泉紧邻黄龙商圈,附近有大量金融类企业,而且浙江拥有大量上市公司,但在金融并购方面,尚没有产业链的集聚地。白沙泉的‘变身’,正好填补空白。”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并购金融小镇”招商正在火热进行,已经成功引入多家上市公司,以后,这里还将打造成集投资、审计、会计、评估、法律等功能为一体的并购全产业链所在地。如此发展态势,白沙泉未来可期。
记者了解到,作为杭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主城区,西湖区无论是城中村数量还是农村面积,都在杭州名列前茅。为实现西湖全域美丽目标,2016年底,西湖区正式启动“美丽西湖行动”,计划在3年内对11.37平方公里的6个小城镇进行全域化整治,并改造65个城中村、建设27个美丽乡村。
据介绍,西湖区对城中村的改造将按照“一区一规划”“一村一方案”,分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和拆整结合三种方式进行,不留死角;对于待改造乡村,通过拆除、截污、美化、绿化、配套等10个环节进行整治和改造。
让“脏乱差”成为“过去时”,西湖区用行动表明了决心。
“组合拳”提升城市品质
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青芝坞、兰家湾、白沙泉……这样的美丽范本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但对西湖区来说还不够,最美丽城区不能只着眼于城中村改造,想要提升城市品质,城市道路和街容环境提升工程也要跟上发展步伐。
省府路是西湖区道路提升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它的旧貌换新颜让西湖人民耳目一新。
行道树郁郁葱葱,道路平整干净,两侧建筑立面清爽亮眼,设计上充分运用良渚文化中的玉琮元素,一眼望去,精致和谐的杭州味扑面而来;路边的探头监控杆、红绿灯杆、路灯杆、告示牌杆等各种杆子“多杆合一”,道路上空更觉清爽通透;花坛、花镜、景观小品、窗台花箱,各种方法造景,绿化平面变立体,更有层次感;居民阳台上安装了统一的透明雨棚,推拉式晒衣架便民且美观,整个外立面更显整洁有序,令人赏心悦目。在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分块实施、整体推进下,西湖区城市景观提升工程已颇见成效。
如果把大街比作城市大动脉,那“高楼”背后的小巷弄堂,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健康程度。所以,在为“脸面”不遗余力的同时,西湖区也没忘记给背街小巷“深度美颜”。
在解决好路面修缮、雨污分流、线网入地等大环境前提下,背街小巷的打造通过粉墙黛瓦、绿化延伸、立面基调“过渡”,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街角墙面采用石材更新、墙体延伸、构建呼应等“修旧如旧”手法,在新老元素中展示浓厚文脉。
颜值提升后的小巷宛如新生。翠竹种满墙根,不时可见假山点缀其中,昔日卫生死角改建成了“巷头小品”,青石板路更是为小巷增添了“雨巷”般的风情,沿街的墙绘一面水墨江南,一面时尚活力,更有诗画浮雕惊艳了路人。江南韵味、市井氛围、历史的厚重感,在背街小巷的整治打造中完美融合。
从城市门户到大街小巷,从广场公园到社区院落,西湖区的变化有目共睹,城区环境干净整洁,城区容貌清新靓丽,城市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绿化移步见景。春正满,夏初临,玉泉山下,西子湖畔,好一个山环水绕的美丽西湖区!(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