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民商事案件同比降2.65%
本次发布的金融审判白皮书是以青羊区法院2018年受理的金融类案件为蓝本,通过数据分析及案例,发现金融类案件特点及审判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据介绍,2018年青羊法院新收各类金融民商事案件共5654件,同比下降2.65%,占民商事案件新收案总数35.92%;结案5100件,同比下降12.05%;收案标的金额达37.84亿元。在已结案件中,以判决方式审结案件4612件,占比87.85%;以调解、撤诉方式审结案件466件,调撤率8.88%。
2018年金融民商事案件的主要特点包括:保险类纠纷案件持续低位运转;票据、证券期货类纠纷案件体量较小;互联网金融案件呈上升趋势;担保方式多样性发展;送达周期有所缩短;网络司法拍卖常态化运行;小标的案件执结率提升等。
区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4月,成都出台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青羊区作为“省级金融服务集聚区”,拥有全市近30%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金融产业增加值也位居城区首位。为积极回应金融领域改革创新中的司法需求,发挥金融审判职能,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金融交易,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力保障区域金融稳定大局,青羊法院结合2018年金融审判工作实务制定并发布审判白皮书。
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羊区法院为积极回应金融领域改革创新中的司法需求,立足辖区金融产业的先导优势,基于“金融改革、区位经济、法院改革”三大层面考量,围绕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三化”改革思路,不断加强金融审判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建立金融审判工作联席机制,优化“立、保、审、执”工作流程,通过“一书一意见”延伸职能服务,组建专业审判团队集约审理金融类案件,借助智审平台强化办案科技支撑,形成金融类案件全流程、集约式、智能化办理。
区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羊法院将持续以人员专业化、办案专业化、机制专业化为主线,优化完善金融审判工作机制,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措施有:探索建立金融审判专家辅助制度。向社会借智,引入行业、院校资源参与金融审判,充分发挥金融审判专家智库作用。不断升级完善金融智审平台。向科技借力,实现案件要素式批量起诉、电子智能送达、在线庭审、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等,推动金融类案件信息化、智能化审判模式。至2018年11月智审平台启用以来,区法院通过平台已运行金融类案件2254件。完善金融案件多元解纷机制,持续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进一步完善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加快建设金融法庭,结合青羊区位于金融腹地,并向东西两翼延展的地理特点,积极筹建专业化金融法庭,集中行使金融类案件的审判职能,充分发挥司法服务与保障作用,为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金融交易,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力保障区域金融稳定大局。
针对区法院金融法庭的打造,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区法院金融法庭正在建设阶段,具体选址在太升街道红庙子街,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预计下半年将投入使用,建成后将集中审理金融类案件。(杨雪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