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一柄军民融合发展的民企“利刃”

发表时间:2018-11-28 15:51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从科创小微到服务国防民生的领跑者

爱科特:铸一柄军民融合发展的民企“利刃”

  大熊猫、竹子、竹简……手持如艺术品般的“邀请函”,受邀参加四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的成都爱科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发出由衷的感慨:沐浴改革开放的阵阵东风,民营企业有了走向更加广阔舞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40年来,四川民营经济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作为四川民营经济的一员,诞生于高校孵化园,从事微波技术开发,主要服务军工军事通讯的爱科特,历经十余年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抢占技术制高点、深度开展军民融合发展的爱科特,成为改革开放大战略下,民营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40年后,这场民营企业家唱主角的大会,宣示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迎着新时代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声号角,这家专注综合信息电子装备及系统研制生产,中国领先的射频技术和产品开发商、大规模矩阵交换技术的原创者和专利所有者,其产品广泛运用于国防和地方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测控等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铸就一柄军民融合发展的民企“利刃”。

  A 从科创小微到高精尖国内领先

  “玉宇澄清万里埃”。如果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吹来强劲东风,这场在成都召开的大规模、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则让成都爱科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周安更感春风拂面。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建设四川经济大厦的坚强柱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让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乘着大会的东风,我们的看“青羊民企风云”系列报道组走进位于青羊工业总部基地的爱科特办公地,与企业负责人韩周安聊起了企业发展过往,解开卫星、通讯等高精尖技术、军民融合领域的神秘面纱。

  “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对青羊未来充满信心,对企业自身充满信心。”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市军民融合企业,把时光的指针向前拨到十四年前,我们的专访从彼时的高校孵化园企业谈起。

  2004年,电子科大的国家大学科技园,韩周安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军工军事通讯领域信道设备为代表的微波技术及相关产品开发。“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验证的三年蛰伏,产品最终成型并且已经有了原型机。”韩周安介绍说,类似于交换机来交换信号的装备出来以后,开始在一些系统中得到应用,解决了信息综合系统信道化的自动管理。

  “所谓的信道设备,在行业内被称为信号分录选择切换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交换机。”韩周安打了个比方,以前打电话找朋友需要总机转接,如果这条线路就被其他人占用了就打不过去。通过企业研发的信道设备,就能实现一个人同多个人广播一样的讲话功能,中间完全可以进行自动化的控制。

  新产品的研发,并没有带给企业过多的喜悦。“产品在行业内尚属首次,如何让客户吃下产品质量的信心丸,对初创的爱科特来说充满了挑战。” 从孵化园搬到新的办公场所,30多个人、80多平方米的空间,企业加速从理论仿真研发到设备机的研发,从理论到工程验证。2007年到2010年三年间的企业培育市场,与客户反复沟通,解决通信信道化的自动化管理,从而实现信道的综合利用。

  技术和市场的成熟,研发产品也被用在了高精尖的卫星通讯领域,服务军工领域。“比方拿卫星发射测控来说,卫星在发射的时候,测控是有时间窗的,卫星发射的过程中,在一个区域过境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如果当时卫星坏了联系不上指令,那对卫星发射过程都是一个灾难性的一个问题。”韩周安说,这种可靠性对时间窗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合至关重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先行应用,同时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保证可靠性,比如通过冗余来增加信息通道的可用度,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周易》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以市场和技术为牵引,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竞争力,通过占领技术的制高点,厚积薄发,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取得新优势。

  十五年时间发展,企业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射频技术和产品开发商,是大规模矩阵交换技术的原创者和专利所有者。“公司矩阵开关设备产品占国内80%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累计承担国家、政府和国防科技攻关项目累计1000余项,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评价2项。”

  在爱科特的主要客户群中,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中央电视台、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以及海陆空等军事单位赫然在列。

  B 青羊制造与民“天天见” 

  在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若想长盛不衰,决不能依靠单一的市场,只有贴近更广泛的社会需求,服务更广泛的民用领域、民生领域才是关键。为此,企业一直朝着军转民、民参军这两个方向努力。

  “在2010年,国内做信号分录选择切换系统这种产品的只有我们一家,市场的占有率几乎是100%,销售额在三四千万元。”韩周安介绍说,当时的业务范围以军工为主,同时也开始部分涉及到民用,“比方说电视台,从2010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的数字高清的播放就用的是公司的产品设备。

  也是在这一年,聚焦研发、生产、实验,狠抓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的爱科特,基于企业长远发展需求,第三次搬迁并落户青羊工业总部基地。作为军民融合企业代表,爱科特在业内早已闯出一番作为,不过在融入民生领域的风云气象遥感卫星方面,他的来头其实也不小。

  “大家每天晚上看到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呈现出的气象卫星云图,核心卫星遥感接收处理系统就来自爱科特。”韩周安自豪的向记者介绍,现在的风云系列第二代气象遥感卫星,是世界三大气象卫星之一,于2008年发射然后开始投入运行。企业从2008年开始为他们研制设备并于2009年交付,为整个国家的气象预报气象云图地面站做配套服务,并且一直使用至今。而在2009年以前,我国的气象云图都是用的风云一号,图像的分辨率不高、时效性差,一天的观测次数不多,卫星云图上的数据量小、传感器少,能看到的比如大气、光照、太阳黑子、气流气旋、紫外线度等的要素不清晰。

  “企业为国家气象局北京、广州、佳木斯、喀什及瑞典地面站、国内省级地面站配套研制生产了包括射频、中频、基带矩阵开关设备、微波变频器设备、解调器设备、移相合成网络等在内的多种关键信道和处理设备。”韩周安介绍说,现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气象卫星组织,通过这五个站获取的信息都是向全球发布,“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全世界的天气情况都是通过青羊企业研发的技术提供的。”

  此外,企业还为军内多个舰载、地面站配套研制了气象接收处理设备,产品性能先进、质量可靠,保证了国家气象遥感基础数据的稳定接收和气象预报。

  C 军民融合注入“活水”

  在军民深度融合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已成为了社会发展热潮。军转民、民参军,技术创新和领先,让业内外从担心到顺利接受,产品规模由小到大赢得市场的同时,企业也参与了国家军用标准的编制,产品也从原来的小规模一直到现在大规模的、正式的立项。

  从2012年开始,企业成果转化、产品趋于成熟,主营业务也慢慢对外放开实行军民共用。“2013年公司产值已经达到6000万,除了军用市场之外,公司的民用市场也得到拓展。”韩周安介绍说,除了广电行业、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高分卫星,像谷歌地图的高清卫星地图所使用的地面站全部就是由公司产品提供,还有中外合资的国际合作项目,比方与伽利略中欧合作伽利略的导航——GPS北斗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的地面站做了配套的应用,同时公司随着国家卫星航天应用配套系统走出国门,在澳大利亚、智利、南非、尼日利亚等地方的国际合作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军民融合企业,既有着国防的属性、也有着经济的属性,资本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资本的融合是最高的融合,资本起到远不只是支持作用而是支撑的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行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战略背景下,爱科特开始资本与实业相结合的道路。

  2015年,爱科特并入雷科防务,科研技术人员占比超过60%,形成以科技为主导的研发生产企业。从人力资源、文化、技术、市场等方面得到充分互补和支撑,企业在军民融合、装备制造、科技创新、产业政策等方面形成互利互惠。

  “目前,公司产品包含6个大类、32个型号,在卫星通讯、卫星遥感、卫星测控、卫星管理、雷达系统、无线电监测等得到全方位的应用,今年产值预计超过1.5个亿。”韩周安介绍说,得益于青羊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包括《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政策在内,涉及企业支持政策的达到32条,为军民融合的企业发展添加了一双翅膀。

  今年,以航天应用的卫星信道产品为主,企业多次代表青羊区参加军民融合的示范展会、论坛。同时,基于擅长的飞控以及载荷,企业也在探索无人机的发展、打造一个从应用融合到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

  谈及参与到当前军民融合的政策红潮,韩周安透露,企业要将消费类产品的成本、生产、质量等的管理理念贯穿到军工生产中,民品化的生产管理理念要引进到军工中去,把产品做得更便宜、质量更高。同时把军工方面的技术引入到国民经济生产周期中,除了气象、广电、海洋,还可以拓展到航天技术上,还可以深入到个人位置服务、防灾减灾、地震预测等方面。

  (张国祥/文 图片由企业提供)

  改革开放40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改革开放是一个宏观的形式,从以前的国家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国营民营多种经济形势并存,对企业来说需要持续创兴改进提升,带着开放的心态去合作,去接受新的事物,去研究开发,在企业成长壮大的同时,为国家做贡献。

  通过改革开放的这40周年,企业也逐渐壮大起来,现在应该考虑从粗放式的发展转化为精准化的发展,不断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通过转型升级来提高产能。

  作为一个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不能是一个空谈,核心能力是技术的先进性、产品的可靠性、服务的完备性。作为装备制造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经营理念等方面找到新的突破口,在把当前产品的存量市场保持住的基础上,能研究开发出更多相关的技术开创新的创新性的产品,同时在应用上找到应用创新,从而不断满足行业的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