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生态圈的青羊范式

发表时间:2017-09-29 10:15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文创产业生态圈的青羊范式

  “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南宋诗人陆游诗中的“少城”,是四千多年来成都历史文化的中心地带,是城市文脉的传承者、现代文化的成长区,也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少城历史街区是成都市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成都名片宽窄巷子就在这里。

  在此前不久,由著名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发起的薪火阵营项目正式签约落地青羊;代表作包括《花千骨》等100余部知名影视剧作的慈文传媒集团,在青羊区少城片区打造新型泛娱乐公司。优秀的有创意的文创企业和机构正在加速聚集青羊区。作为拥有成都70%以上文博旅游资源的青羊区,在成都打造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过程中,正在积极构建文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文博创意之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羊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打造生态圈,推进集群化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怎么做好“文创产业生态圈”?青羊将从“人、文、地、产、景”五个维度共同构建起“产城融合、人城相适”的“产业生态圈”“城市生态圈”。

  “人”是基础

  商业边界越模糊,人的价值越凸显。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奋进中的青羊,同样求贤若渴。一个个先行的政策保障,激发出一批批人才精英干事创业的极大热情;一项项深入人心的举措,成就了一个个人才团队创新的光荣与梦想。为满足各方人才需求,青羊区提供了包括扶持政策、医疗、教育等在内的全方位高效、诚心、热情服务,以此迎接更多的人才到青羊这片土地发挥才智,创业安家。

  2017年,为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战略部署,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人才政策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青羊区着眼提高全区人才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全环节人性化人才服务体系,制定了《“锦绣青羊人才”服务指南》。

  放弃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百万年薪,WorKING文创孵化器创始人但虹选择在青羊从零开始。“选了很多地方,喜欢这条街道的安静以及斑驳的阳光照在街道上的感觉。少城是我从零开始的地方,要努力把WorKING做成西部最好的文创孵化器,帮助更多的优秀团队成长。”

  2016年青羊引进人才约占全市15%。围绕“人”,青羊建了两个圈子。一是“大师朋友圈”,设立大师工作室,邀请本土、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家和文创团队进驻;同时,大力实施青年文艺家、设计师发现计划。二是“生活服务圈”,全域覆盖的15分钟优质民生服务圈,让各类文创人才不仅有干事创业的“生产资料”,更为人才提供高质量安居的“生活资料”。

  “文”是根脉

  只有汪洋恣肆的人文气韵,才能涵养物我交融的灵性,让艺术家和众多文创从业者乐在其中。

  青羊区之所以“最成都”乃至“最中国”,是因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这里是以蜀锦蜀绣通达欧亚的“开放之城”,是李杜文章建构的“诗歌之城”,是马可波罗眼中的“繁华之城”;也是成都文化的“原点”,是古蜀文明演进的“支点”,是汉代南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始于秦汉、兴于隋唐的“政治中心”;是“市廛所会、万商之渊”的“经济中心”;是文翁兴学、杜甫赋诗的“文化中心”。

  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今天的青羊拥有中心城区70%以上历史文化资源,国有可移动文物居全省首位;拥有非遗名录36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居成都中心城区第一;拥有文化场馆27家、特色街区7条、A级景区5个,被誉为新一线城市中最有文化的区域。

  茶楼酒肆,舞榭歌台,贫富共处,老少皆宜,这是生机勃勃的市井气,它代表着包容。“锦水繁花添丽藻,少城风物似扬州”,每一条街都有自己的传奇,都有文人墨客写就的故事,都有历史风云的命运传奇,这是文脉传承的诗文气,它代表着风雅。人文气韵造就了青羊文创的根基和本底,所以青羊才成为中国电音联盟总部等文创平台的集聚地,才汇聚了慈文传媒、爱奇艺、音元互娱、三联书店、荣宝斋、摩登天空、薪火阵营等大批文创企业,才拥有国际非遗节、草莓音乐节、嘻哈音乐节、NU-ART艺术节、中国创翼大赛、荷兰设计日等世界知名品牌节会。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地”是载体

  一个好的文化集聚区,一定可以赋予生命更加丰满的意义、更加美好的韵致。

  6月,世界来宾齐聚成都非遗博览园,两年一届的国际非遗节让更多的人走进青羊,认识了非遗、了解了非遗并更好传承。非遗博览园所在的绿洲文化产业园是全省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跨越时空的文化集聚,独特的文化创意,宜人的生活设计,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构建出独一无二的文化生活空间。绿洲文化产业园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非遗博览、科普娱乐、创意商业、酒店会展和文化总部办公集成一体。这里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举办地,还汇集了年轻人喜爱的草莓音乐节、乐杜鹃音乐节、嘻哈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会品牌,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交汇的时尚地标。近三年来,累计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拉动各类消费200余亿元。

  闹中取静的文殊院一千五百年香火不衰。文殊坊文创圈定位为“文创产业地标、创新消费引擎”,分步建设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联动区,打造文化演艺体验、文创科技融合、传统文化创新和文化艺术集聚等四大产业组团,涵盖文旅观光、文化体验、文创消费、文化传播等生产型和消费型产业。预计到2020年,该项目年客流量将实现1500万人次,文创和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

  梳理城市历史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或自然演进或后期引导的文化基点,串联成了青羊文化轴线。文殊坊文创产业园、少城国际文创硅谷、草堂文博创意产业园、峨影影视产业园、西村时尚文化产业园、绿舟文化产业园正好构成了青羊从历史到现代的演变脉络,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产”是支撑

  政府出政策、做配套、优服务,努力推动产业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2016年5月,青羊区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文化产业方面的扶持政策。出台的《青羊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试行)》中,对于老旧建筑改造、重大节会活动、影视动漫生产、外资引进等最高奖励200万元。“青羊区率先在全市出台的关于文化创意扶持的政策,对于专注文创孵化器的团队来说是雪中送炭,好的政策将吸引更多的团队入驻。” WorKING文创孵化器创始人但虹说, “除了政府支持,青羊在文创方面的努力也让我看到了希望。现在的青羊就是一片创业的热土,有志于文创产业的创业者一定要赶紧来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政策的支持以外,还有很多配套。以金融为例,我们推动建立文创支行和中小微文创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设立文创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文创产业核心领域、新兴文化领域;支持建立文创互联网金融云平台;优化文创金融生态,建立文创产业投融资联盟。”

  位于少城国际文创硅谷内的明堂青年文化创意中心,每年都要举办一个“NU ART”艺术节活动,三天活动能够吸引十万人参与。这一条小街,有机动车通行,舞台就在街面上,对面就是居民楼。道路封控、安全保卫、群众工作,背后的支撑琐碎繁杂。艺术节期间,秩序井然,没有一例居民投诉。明堂的创始人于侃先生说:“政府的支持在于背后,服务于无形之中,看似什么都没做,其实什么都做了。”

  “景”是外延也是具象

  为你还原一个清风明月、远山近水的青羊。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耀眼闪烁的霓虹灯、高大上的CBD,这些可以证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但却不能代表宜居。如何让民众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亲近自然,诗意栖居,让城市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成都中心城区,青羊区在抓经济的同时,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大大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

  如今,生活在青羊,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城市与自然融合的美好。周末到浣花溪公园亲水观鸟,晚饭后到西郊河畔散步休闲,工作疲惫了到文殊院里听禅品茗……这便是属于青羊人特有的“小确幸”。良好的人居环境更让青羊成为众多外地人投资置业的首选地,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片土地,在这里扎根寻梦。

  今年6月,青羊区更是向外界发出别样的邀约:到青羊的街头看一看,聆听古今对话,重塑街角新生。重现少城红墙巷景观,与一代文豪苏轼古今对话;重现“柳从黄瓦街头发,花向红墙巷口看”瑰丽风光,再现花重锦官城……27个小游园、微绿地在深化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传承天府文化的同时,更多强调城市居民的参与融合性,强调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兑现城市品质提升承诺,青羊区积极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优”决策,传承古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青羊还将从物理之景的造境出发,融会贯通于人文之景的化境,让城市发展成为一种美学。(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