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人钟家秀找到了保洁工作,为原本困难的家庭每月增加收入近2000元;
下岗居民蒋玉成在街道帮助下自主创业成立了广告公司,目前公司整体运营情况良好。
近年来,金沙街道努力发展辖区经济,去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发展的同时,街道又将发展成果反哺困难人群,通过民政、医疗、社区教育和文化体育等手段,对困难户因人分类进行帮扶,取得一定成效。
制定细化帮扶措施
用好惠民利民政策
“有事、有困难跟我说,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我们街道一户都不能落下。”
“我是你的帮扶责任人,我会经常来看你,有事请给我打电话。”
夏日炎炎,金沙街道党政班子成员顶着烈日酷暑,前往各自帮扶的困难户家中,给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陪他们拉家常,句句话语暖人心。
在金沙街道,扶贫工作早就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还对街道班子成员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分工细化。
“对于因病、残等原因致人失去劳动能力造成的贫困,街道会进一步完善大病救助、贫困救助、党员帮扶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使每一个家庭都能早日脱离贫困。”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对街道的扶贫工作目标清晰、方向明确。
通过干部扶贫,街道机关50名党员干部,每人每年联系帮扶2名困难户,近三年干部个人共投入资金6万余元,帮扶群众300余人……
通过低保扶贫,为44户低保家庭发放门诊医疗救助1.57万元,为6户低保家庭和1户困难群众提供临时救助25404元……
通过助残扶贫,为辖区634名残疾人制定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方案,为贫困残疾人改造了居家无障碍设施,为残疾儿童实施了学龄前儿童康复教育,为视力残疾人发放了读书机,为听力残疾人免费发放闪光门铃,为听力残疾人免费发放震动闹钟……
通过优抚扶贫,向26名伤残、参战参试等人员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25.23万元……
通过助老扶贫,为13户贫困老人提供每户300元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25户困难老人家庭做到“应保尽保”……
通过计生扶贫,为13个子女去世家庭提供每年7200元补贴,为5个子女伤残家庭每年提供6240元补贴……
全面摸排、翔实调查、准确登记、合理定性,金沙街道严格按照标准、程序,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以惠民利民政策,实现了民政兜底扶贫。
挖掘创造工作岗位
实现创业就业扶贫
清晨6点多,金鹏街一家名叫“点点面”的面馆已经燃起熊熊炉火,随着牛肉与调料入锅,一股鲜香弥漫开来。食客陆续上门,跑堂的服务员忙得脚不沾地,店里店外很快就坐得满满当当。
这家面馆的老板叫马丛坤,如果不是早就了解,看到店里生意红火的场景,完全想象不到他曾经也是扶贫的对象。
“2008年,我们两口子先后失业了,没有经济来源,还要养孩子,那时候天天都在发愁。”马丛坤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很唏嘘。正在最窘迫的时候,夫妻俩看到社区劳保站在小区公告栏发布的招聘信息和创业补贴信息,萌生了开小面馆创业的念头。
在街道劳动保障所的帮助下,马丛坤参加了创业培训,找到了满意的门店,并成功申请到了小额担保贷款,解决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问题。
“点点面”就这样开起来了,重新就业的马丛坤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从原材料、环境到口感都一丝不苟亲自把关,正是这份“用心”,让面馆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一到午饭和晚饭时间,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常常“人满为患”,连著名歌手韩红都慕名前来。现在,马丛坤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成功为辖区就业困难的6位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马丛坤只是金沙街道挖掘创造工作岗位,实现创业就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为打赢辖区困难户脱贫攻坚战,金沙街道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针,分类施策,出实招,求实效,将扶贫工作落在了实处。
“金沙辖区有企事业单位1489家,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街道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努力创造和挖掘工作岗位,通过引导困难人员创业就业实现扶贫。”金沙街道劳动保障所所长张林介绍,近年来,街道积极协助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办理小额贷款200万元,分期分批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进行培训3期34人,共开发家政服务、美容美发、餐饮批发等岗位5726个。同时,主动对接困难居民的就业需求,进院落、进楼宇,送服务、送政策、送培训,促进大学生创业35人,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24万元,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会10场,提供岗位1300余个。
只有找准穷病根,才能开对药方子。张林表示,街道还积极做好就业培训工作,几年来共促进城镇新增就业334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31人,创新创业125人。“马丛坤只是其中一个典型,钟家秀的保洁工作、蒋玉成的广告公司,还有许许多多通过创业就业脱贫的人,这些实打实的帮扶都是惠及民生的重要体现。”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硕果盈枝。街道把困难群众当家人,以真情换来了真心。采访中,马丛坤动情地说,“街道给我们讲政策、选项目,为我们脱贫想办法,操碎了心,对我们是真心的好!”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打造文化体育阵地 实现精神文化扶贫
文化如水,润泽心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群众的新期盼。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之所“盼”,金沙街道加大文化休闲场所建设力度,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把打造文化体育阵地作为实现精神文化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着力推进。
金凤社区金沙西园小广场,一到傍晚总是热闹非凡。打篮球的、打乒乓球的、健身器材区锻炼的各得其乐;唱歌的、跳广场舞的、练健身操的各展所长。黄发垂髫,怡然自得。“小广场没有改造以前,居民最大的娱乐就是打麻将、看电视,现在有了场地,大家都来唱歌跳舞、健身锻炼,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金凤社区居民老梁深有感触地说,这都要感谢街道对辖区文化体育阵地的建设,让他们文化休闲有场所,运动健身有去处。
除了改造小广场,街道还投入230余万元,打造了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同怡社区篮球场、乒乓球场和廉政法治文化广场;投入10万元建设健身路径20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健身锻炼。
针对文化活动匮乏、群众精神生活单调等情况,街道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振群众精气神。不仅举办了“暖冬惠民”“我们的节日”等大型文化活动30余场,各社区每年还开展了“浓情端午”等小型文化活动近10次,并聘请了3名社区教育专职老师,为居民提供免费的社区教育活动。
文教惠民,文化先行。金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金沙街道将继续在精神文化扶贫上下功夫、出实招,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既打造新风貌又培育新风尚,推动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双丰收’!”(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