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发表时间:2017-07-05 11:28 来源: 责任编辑:何梦里
开发“慢成都”旅游线路 讲述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位于方池街22号的李家钰兄弟宅
“城市微旅行”项目发起人袁辰恺
  城市里其实有太多风景和故事,只是我们习惯了忽略而选择所谓的远方。成都不是只有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杜甫草堂……这座城市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都有着属于他们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是这座城市的另一面。89年出生的成都小伙袁辰恺走街串巷,走访了30多处老建筑,开发“慢成都”路线,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在袁辰恺看来,走访了如此多的老建筑,最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在青羊少城片区。用他的话说,少城是老皇城,了解了“老少城”,也就了解了“最成都”。

  为买书发现“新大陆” 迷上老成都的市井味

  1989年末出生的袁辰恺,一聊起自己的“城市微旅行”项目就开始滔滔不绝。从小住在北较场附近的他,在高中以前每天的活动半径没有超过市区一环路。“那个时候父亲管得严,只能每天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外面的世界我都是从书里看来的。”

  袁辰恺小时候就很喜欢人文类的书。家附近的书城、学校图书馆,袁辰恺是常客,热爱到什么程度呢?高中时,只要给出一个经纬度,袁辰恺就能迅速地判断出其具体位置、所在国家、城市,细数其历史、建筑甚至是风土人情。“家里的成都地图,一两年翻坏一张。”

  真正理清成都的街道脉络,却是中学时为了讨好喜欢的女生,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买礼物,“我当时想买一本《天下足球》的合订本,非常不好买,大街小巷的报亭都跑遍了。”正是这本不好买的书,让他第一次触摸到了老成都的味道。从那以后,袁辰恺就迷上了老建筑。

  大一下学期,考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袁辰恺背着家人偷偷从财会专业转到自己喜欢的广告学。《中国文化概论》专业课,老师要求大家完成文化相关的课题作为期末考试。带着一个卡片机,袁辰恺和3个同学开始了“寻城”之旅。

  祠堂街的新华社旧址、国民美术社旧址、金秋茶社,邱家祠堂,文庙西街民国时期建筑,李家钰公馆、李家钰兄弟宅,暑袜街的老邮电局……“拍照、拍视频,女生比较亲和,就负责跟周边的老人家沟通。”袁辰恺说,大约2个月,袁辰恺和同学一起走访了30多处老建筑,最终做成的课题PPT足有300多兆,一度把教室的电脑给卡死。

  让袁辰恺没有想到的是,大学时的这段经历,让他成为了“城市微旅行”达人,从2014年开始,他带着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进行了深度游,讲述老成都的故事。

  在鹤鸣茶社喝杯茶

  感受老成都的味道

  袁辰恺至今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试水,那是他辗转换了好几份工作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做旅游。2014年9月30日,袁辰恺在豆瓣上发起了一个叫做“城市微旅行的项目”。“第一次在豆瓣活动小组‘试水’,10人团竟然有30人报名,但为了活动的效果,我最终只接受了15人。”

  宽窄巷子边上的支矶石街,青砖墙、柏油路,晨练的大爷,三两个摆龙门阵的大妈……与快节奏的成都毗邻,是悠闲的慢成都、老成都,盖碗茶的茶盖搁在茶碗上,叮叮当当敲麻糖。袁辰恺先后设计了11条线,但走得最多的只有两条。其中一条就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少城。

  从人民公园地铁站开始,袁辰恺为游客讲述少城的脉络。“在人民公园地铁站,站在对面我们能看到努力餐,从这里我会讲述努力餐的故事,接下来会去人民公园、祠堂街、鹤鸣茶社、方池街李家钰兄弟宅,柿子巷王泽浚公馆,一路走来,在成都画院结束少城的慢游。”袁辰恺告诉记者,一上午时间,他会带着游客们去鹤鸣茶社喝茶,体验最有味的成都,在李家钰兄弟宅回味这座城市的变迁,让游客在一座座老宅中以及故事中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

  不到三年,袁辰恺已经带领过超500人在成都进行深度微旅行,为游客讲解那些老建筑不为人知的故事。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不少他曾经带的陌生游客,因为一次微旅行,彼此成了好朋友。“之前带的游客中有两个女孩,分别来自广州和杭州,在半天的相处中,她们彼此成了朋友,后来广州的女孩去了杭州,她在陌生的城市有了依靠,杭州女孩带着广州的女孩去体验和感受这座城市。袁辰恺说,这个项目又多了一个社交属性。(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