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3-12-15 10:22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蒋雨池 赵超
  经中央宣传部领导批准,中国政研会秘书处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工作,各地方、各行业(系统)政研会积极参与,推荐报送了大量研究成果。经认真评选,评选出《当前南京民营企业家思想状况调查研究》等一类优秀研究成果20篇、《新时代航天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实践与研究》等二类优秀研究成果30篇、《江麓产业工人队伍建设“1+4+N”路径探索研究》等三类优秀研究成果50篇。部分一类优秀研究成果将陆续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发表,并结集出版,供广大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学习参考。现编发部分二类、三类优秀研究成果,供学习借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延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探索

  1.锚定根本任务,不断充实丰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一是突出红色基因。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作为党校、干部培训学院必选课,作为小小讲解员、红领巾课堂的必选内容,分批次轮训县级干部1200余名,党委(党组)、社区、单位支部书记3794名,党建专职干部5311名成为“红色宣讲师”;依托106所中小学校培养“小小讲解员”4.7万名。二是探索务实管用模式。支持鼓励各县(市、区)级中心探索创新、实践完善、固化推广能有效破解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现实难题的路径方法,先后推出了“文明大篷车”、“红色夜评会”、“圣地文明小课堂”、“板凳会”等一大批低成本、可持续、受欢迎、有实效的全新文明实践模式。三是创新“新时代·新民歌”。与中央音乐学院深度合作,成立央音文明实践延安中心,志丹基地、宝塔基地,联合举办“5·23”音乐节、“10·15”艺术节,用100多场高水准的音乐会提升民众的艺术欣赏水平。广泛征集基层原创词曲、文艺作品1100余件,联合央音改编推出17首“新时代·新民歌”,举办新民歌专场音乐会,举办各类新民歌竞赛演出活动。四是实施文艺宣讲师“火种”计划。联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全国首期“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讲师”培训班,向全国播撒“文艺火种”。依托央音长期驻延志愿者力量,深入延安各县(市、区)传唱新民歌、培训“文艺宣讲师”、普及音乐知识、组建乐团乐队等活动,开展“永远跟党走”音乐党课“六进”活动,新征集“新时代·新民歌”原创作品370多件,培养各级各类乡土文艺宣讲志愿者5.6万余名。

  2.强化政治引领,不断开创拓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路径载体。一是用好阵地资源。建成延安学习书院,成立学习志愿服务队,招纳学习志愿者500人,实时动态更新布展内容,培训党员干部31.6万名;将宝塔山、鲁艺旧址等全市168处革命旧址设为文明实践点,统一设置“入党誓词”牌、志愿服务站,成立理论宣讲队、红色故事团等,开展主题党日,把延安故事讲进新时代。二是壮大宣讲队伍。组建领导干部组成的思想政治宣讲队伍96支500人,组建由学院学校党校讲师团等组成的政策理论宣讲队伍12支150人,组建由道德模范、致富能手、文明家庭等组成的乡风文明宣讲队伍50支480人,组建“五老红色团”宣讲队伍39支312人,组建由大学生、新时代好少年等组成的“强国有我”宣讲队伍75支1500人,各宣讲队伍深入包扶村组、机关单位开展主题宣讲3000场次。三是灵活宣讲形式。在农村社区设置小广播、大喇叭,每天早晚定时用方言土语宣传播报;依法拆除乱修滥建民间信仰场所948座,转换用途601座,其中29座转变为文艺汇演、物资交流、政策宣传等活动场所。四是注重互动体验。开展红色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六进”活动1840场次;在杨家岭、枣园等场所开展现场教学,接受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教育5.8万人次;打造“我是小八路”纺线、打靶、挑扁担、参观旧址、知识问答互动、合唱红色歌曲等“十个一”教学程序,现场教学300场次,参与中小学生4.5万余人次。五是丰富精神给养。编写发放《学用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延安实践案例选编》,列入全省干部教育好教材;宝塔山灯光秀《延安颂》播出1900场,《延安保卫战》实景演出1325场,剧院演出《红秀——延安延安》《延安保育院》2165场次,延安红街建成对外开放,播出《回延安》演出1190场次;推出红色革命旧址网络微课堂200集,制作党史学习教育微视频320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广告宣传画130件、短视频93个、微电影59部;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文明实践专题培训班300场次。

  3.着力分类指导,不断巩固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水平。一是分层施策分类推进。根据延安地理区域、民俗风情、经济现状、产业类别、地域文化等情况,打造延安文明实践“北学志丹、东学延川、南学黄龙、城区学宝塔”示范引领格局和分类指导模式,总结推广了一批被中央肯定、受群众欢迎、可持续发展、有实际成效的经验做法、体制机制和实践品牌。二是开展特殊群体关爱行动。针对失孤老人、留守和困境儿童、残疾人、生活困难人员开展夕阳红、阳光行动、关爱青少年和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70场次,建立共享餐厅、帮扶留守和困境儿童,发放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助学资金,残疾人再就业补贴。三是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打造“植绿护绿爱家园、再造黄土绿明珠”服务品牌,开展“身边增绿”“争当河小青”“治污降霾”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主题,打造“崇尚劳动、勤劳致富”树志气、“强化教育、扶志扶智”增实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塑环境、“邻里守望、互帮互助”聚能量等志愿服务品牌。围绕“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主题,重点打造雷霆应急救援志愿品牌,全市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先后参与甘肃陇南、榆林清涧、汶川地震等应急救援活动。四是构建社区网络教育体系。根据“进城新市民”职业、爱好、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分众化开展“中国梦新时代”“群众说事”、健康扶贫“十大行动”、“讲好红色家园故事”等志愿服务活动372场次;根据楼宇庭院、商场超市、景区景点等居住活动场所,建立由网格员、小区志愿者、楼栋长、网格长等共同负责的文明实践小点1732个、文明实践驿站577个。五是务实开展常态志愿服务。组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对“15分钟生活圈”内的公共场所和服务站点等防疫消毒消杀进行不间断监督,开展小区出入查绿码测体温,分区域开展代购药品、购买米面油、果蔬菜品等志愿服务。村组疫情联防联控网络常态化检查点83个、1784个村、138个社区,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志愿者成为防控中坚力量。制定9类25个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指南,发出上班、复工新风尚倡议,推行公勺公筷,普及防疫知识。六是借力新兴媒体传播网络文明。有效教育引导“网红”开展“选好金句来开场,内容积极占好位”活动,使直播内容由“灰色”转变为“红色”;利用“三微一端”宣传48377次,有效引领广大网友学习新思想、感恩共产党。

  4.注重立德铸魂,坚定全面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一是选树身边道德典型。坚持以“延安模范”评选为基础,进一步推荐、宣传、关爱、礼遇各级各类道德典型、身边好人。截止目前,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4人、中国好人63人,陕西省道德模范39人、陕西好人137人,评选延安模范879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4名,陕西省16名,延安市138名;累计为贫困道德模范发放慰问金23.3万元,发放“礼遇卡”290张。二是丰富群众文化供给。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持续开展“延安过大年”活动,参与网上祭英烈人数达133万人,举办捏面花、包粽子社区才艺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赛,把“我们的节日”变成“爱国节、追思节、文化节、道德节、孝老节”;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演唱会,举办大型音乐会、情景剧等演出活动,举办各类文艺惠民演出、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三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十个一”项目建设,建成省级示范点242个,市级示范点591个,1784个村结合实际,自下而上制定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基层群众接受宣传教育121.8万人次,富县羊泉镇安子头村、延川县乡风文明建设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四是融通主流媒体宣传阵地。将原延安日报社和延安广播电视台融合组建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我是延安”APP,设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栏目,为不同线上人群设置“学习新思想”“民生服务”“疫情课堂”“掌上业务”等服务窗口。
  5.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巩固夯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基础。一是建强管理体系。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召开现场推进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观摩交流。将市文明办升格为市委工作部门,下设副县级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延安市志愿服务中心),各实践中心和实践所、实践站配备专兼职干部。二是规范工作流程。编制印发《延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要求操作手册》,规范化指导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固化推广“群众点单评单——中心派单完单——志愿组织接单买单——群众满意度评价”闭环运行流程模式,按照“一统是基础、一建是关键、一服务是核心、一防止是底线”整体架构进行全域纵深推进。三是数字平台赋能。研发推广使用“1134”志愿服务综合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充分运用“一库、一大屏、三中心、四系统”,实现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注册招募、培训服务、时长记录、项目发布、礼遇嘉奖等智能化、动态化、精细化、实时化管理。四是建立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出台《延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全体成员议事制度》《主任办公会制度》《固定活动日制度》《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措施》等规章制度,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用制度管人办事、用活动引领示范。五是严格督查考核。实行文明实践“月度小结、季度联席、半年督导、年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文明实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列为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和意识形态述评内容,纳入文明城市全域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系列创建等考核范畴,每年表彰奖励先进,通报工作滞后单位,形成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齐抓共管、常态长效推进格局。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设想建议

  (一)总体规划从实际出发分区分类指导精准推进。要把文明实践纳入意识形态斗争重大战略任务中,统筹部署实施,需区分不同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基础等要素确定实施方略,不断提炼总结、因地因时因人制宜,致力于探求高效技术路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方式并存的模式,以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二)建立专门机构网络和专职干部体系专业化组织实施。把文明实践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主责主业,纳入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各级目标责任考核和政绩考核,建立健全文明实践的专职协调组织机构网络,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夯实组织和干部队伍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平台等服务网络,合理有效地调配优质资源向基层和需要的地方倾斜,着力解决基层力量薄弱和区域进展不平衡的问题。建立基本工作制度和明确的考核细则,确保形成各级党政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全社会积极参与,广大群众踊跃参加的高效能社会合力。

  (三)保障资金纳入乡村振兴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统筹安排。要将文明实践的基本项目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项目盘子,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部署、一体实施、同步考核。文明实践的志愿者保险、干部和志愿者培训费用纳入省市级财政预算,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四)建立持续的基层干部和志愿者骨干培训上岗制度确保质量。要将上岗培训作为从事文明实践的准入制度长期坚持实施,达到熟悉文明实践基本工作程序和规则,懂得做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要点。分层级、分阶段对文明实践专职干部和志愿者进行培训,建议中央培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省市培训业务骨干和普通干部,县区部门负责培训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以持续提高干部队伍和志愿者团队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文明实践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五)着力传承红色基因强根铸魂确保文明实践红色阵地属性。不断壮大红色讲解员队伍,优化完善“小小讲解员”培训教程,深入推进红色志愿服务“六进”活动,扩容推广“新时代·新民歌”等文艺精品。推广“线上+线下”协同融合,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或年轻人喜欢的抖音和Vlog等多平台展示红色资源、分享红色故事,让革命文物“开口说话”。固定时间节点,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宣讲、岁月回音壁、红色微课堂等各类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陕西省政研会推荐,作者:王瑜黑春虎。本文系中国政研会2022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三类研究成果),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