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的老式唱机 70年的幸福过往

发表时间:2019-08-26 15:17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50年的老式唱机 70年的幸福过往

侧身俯听老唱片的“咿呀”声
谢芳林的孙子对能发声的“老古董”产生了浓厚兴趣
放上唱针,聆听时光的声音
一张张唱片,一段段回忆
  自本报推出“献礼新中国70周年  唤醒被珍藏的青羊记忆”活动后,热心居民们纷纷打来电话,提供了不少老物件和好故事。在活动征集令发出后,一位锦绣青羊微信公众号粉丝联系到我们,向我们讲述了他父亲和一台老式唱片机的故事。近日,在这位70岁老人的家中,记者有幸目睹了老式唱片机的风采,也聆听到了一段关于幸福的故事。

  炎热的午后,摇着蒲扇的老邻居都聚在院坝里的大树下乘着凉,今年70岁的谢芳林却没有如往常一样加入其中。

  他从家中的一个柜子里,搬出了一个蓝色的盒子。

  这是一台有着50年历史的老式唱片机,平日里谢芳林都是小心的珍藏着,但这段时间时常下雨,他生怕自己的“宝贝”生了霉,便决定在这个午后搬到院坝里,让它晒晒太阳。

  老式唱片机一亮相,瞬间就吸引了周围乘凉的老邻居们。

  这台唱片机外观四四方方,没有印象中影视剧中唱片机的大喇叭,反而更像是一只40厘米长、32厘米宽的精致小皮箱。在谢芳林老人的精心保养下,这台有着50年历史的“老物件”依然可以使用。

  打开“小皮箱”,里面有一个圆圆的转台,开启开关后,它就会开始不停地旋转。在圆台的右下角,明明白白地写着“中华206型电唱盘”,由中国唱片厂生产。尽管如此,谢芳林老人一直管它叫做“唱片机”。

  “年轻的时候,我很喜欢听歌,所以买了这台唱片机。”据谢芳林老人回忆,这台电唱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畅销、最流行的物件。当年20岁左右的他,是成都仪器厂的一名工人,每个月有35.5元工资。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并不富裕,娱乐方式极少,但年轻的谢芳林却有着一颗“文艺心”,喜欢上了音乐。

  “下班后到回家,打开唱片机听听音乐,是我最幸福也是最放松的时刻。”为此,青年时代的谢芳林老人省吃俭用二三个月,最终花了56元钱,托人在上海买到了心心念念的唱片机。

  有了这台唱片机,谢芳林老人最开心的事情也就是一边泡热水脚,一边听歌和家人聊天,“就像现在年轻人追剧一样,到点就会守在唱片机旁边。”谢芳林老人说,唱片机中传出的音乐,一直陪伴着他,就算后来结婚生子,亦是如此。

  “唱片机要与收音机配套使用,所以我又攒钱买了一台海燕收音机,也买了一大堆的唱片。”

  在另一个盒子里,我们看到了老人至今保存着的经典老唱片。《红心永向红太阳》《纺织姑娘》《岭南欢歌》《天仙配》《草原之夜》《春之歌》……就在我们翻看这些老唱片时,谢芳林老人的儿子谢磊“突发奇想”,从屋子里的床下搬出了老人提到的“海燕”收音机。

  “试一下,说不定还能响呢。”有了谢磊的提议,谢芳林老人立马戴上老花镜,父子二人便开始捣鼓着一堆的连接线。他们的动静,也让谢芳林老人的孙子凑了过来。那时那刻,祖孙三代被一台早已消失在人们生活中的唱片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谢磊说,这些唱片和老唱机,是父亲珍贵的回忆。

  连通线路、调试短波、嵌进唱片、放上唱针……一系列的步骤完成后,夹杂着电流声的旋律,穿越几十年的光阴,流进了耳边:北京有个金太阳,金太阳……(张静/文  张兴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