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纷矛盾
不找警察找调解员
两个月前,辖区内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和一家建筑公司就项目工程款及质保金共计1500余万元的支付时间及方式产生纠纷,导致多名建筑工人无法拿到工资。经过辖区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多次调解后,双方互谅互让,最终搁置争议,就工程款支付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从而保证工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拿到工资,降低了争议双方诉讼成本,节约诉讼资源。
就在前不久,太升路辖区内一个老旧院落里发生了一起邻里纠纷,当事人兰某将车停在大院内,发现前挡风玻璃有炸裂痕迹,而后看见楼上当事人李某正在装修,兰某认定是李某装修石子坠落致使挡风玻璃炸裂,李某否认,而后双方当事人因情绪失控发生了拉扯,遂到派出所求助警察。
派出所民警将两位带到了人民调解室,调解员安抚两人情绪,并为其倒茶,让两人冷静下来慢慢说。听了双方的观点后,调解员随即便到现场取证,并调看监控,发现期间并无人靠近车辆,排除人为损害,随后在现场继续寻找物证,发现前挡风玻璃有灰尘,调解员判断是装修所为,并在车辆周围找到石子,与施工现场石子进行比对,确认一致,最终李某承认是他施工不当致使挡风玻璃损害。经反复协商,最后达成协议,李某赔偿兰某500元,双方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
14个派出所建驻所调解室
“公调对接”机制全覆盖
这样的案件纠纷之所以能如此高效率地有效化解,要归功于“公调对接”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记者从青羊区司法局获悉,青羊区司法局着力整合资源,拓展平台,以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公调对接”工作机制,与公安部门联动融合,在全区14个派出所建立驻所调解室,实现了各类资源优化整合。
为了大力推动“公调对接”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区司法局和区公安分局就推动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良性互动和有效对接、深入推进公调对接工作、提高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效作出部署,制定了《关于建立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驻所调解室的工作原则、受理纠纷范围和对接调解程序等内容,确保了公调对接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规范派驻人民调解员选聘上,一方面,街道调委会选任社会经验丰富、熟悉政策法律的、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员为专职调解员开展驻所调解;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公调对接“律师进所服务”制度,借助以律师队伍为主体的法律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将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治宣传等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到“公调对接”工作,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
“‘公调对接’可以称得上是矛盾纠纷的阻燃剂和社会治理的助推器,很好地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青羊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公调对接”,人民调解进驻公安派出所,实现办公场地集中、联动衔接紧密、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专业职能与公安派出所的治安防控职能,人民调解的亲和力和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得到有机整合,在公安机关接处警总量中占比最大的矛盾纠纷得以分流处置,打破了公安行政调解大包大揽的传统方式和群众 “有困难找警察” 的思维定式, 把大量警力从费时费力的案件调解中解脱出来,有效减轻了公安机关工作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引进律师入驻“公调对接”调解室,提升工作专业性,还能在调解中普法,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杨雪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