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为何选中文物“后蜀石经” 总导演来成都揭秘

发表时间:2019-01-23 16:29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国家宝藏》为何选中文物“后蜀石经”  总导演来成都揭秘

青羊这所学校两千多年薪火相传

捐赠现场
《国家宝藏》节目现场
  去年12月30日的央视《国家宝藏》上,四川博物院文物“后蜀残石经”的惊艳亮相,让不少观众首次了解到在成都市青羊区还有一所学校绵延两千多年仍在教学,文脉从未中断。

  近日,“央视综艺频道《国家宝藏》公开课之走进石室中学暨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赠予仪式”在石室中学举行。在今年石室中学建校2160年之际,《国家宝藏》节目组联同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川博物院共同举办此赠予仪式。这是《国家宝藏》第一次走出录影棚,走进校园,并和师生们一起零距离地接触历史、感受文化。在同时举行的公开课上,《国家宝藏》总导演于蕾揭秘了节目组选中后蜀石经的缘由,“因为它见证了中国人对教育的信仰。”

  ●这是几块经历了战火的劫后余碑。碎石残片上的秀美正楷,诞生于五代离乱之际,直至宋代,历经近两百年才刻成。这些书从春秋战国传至今日,近三千年,它们为何依然留存且仍被奉为经典? 

  ●后蜀石经,肇始于公元938年,直至赵匡胤统一中原兵灭后蜀,石经的雕刻工作也没有停止。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十三经石刻。被后世学子奉为圭臬传诵千年。

  ——《国家宝藏》推荐词

  蜀石经 传诵千年的“史上最强教材”

  秉承着“持续打造精品节目”的创作赤诚,《国家宝藏》第二季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旅程。第二季节目中四川博物院推选的“后蜀残石经”亮相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反响。其实,“后蜀残石经”原本并不“残”,而是一套整体完整、经文详备的石经。今天之无论是在四川博物院看到的“残石经”,还是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宋拓蜀石经”,它们都源自最早的“后蜀石经”,而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叹的渊源。

  最早的“后蜀石经”为五代时期后蜀宰相毋昭裔主持刊刻的儒家经典石经,立于文翁石室,也就是彼时的成都学宫之内,为学子们研读摹拓。毋昭裔之后,宋人续刻,最终历时近200年,集结了儒家十三经,奠定了儒家经典十三经的格局。蜀石经不仅刊刻经文,最为珍贵的一点是还刻有注释。它更以拓印本的形式影响全国,在宋代广为流传。而千余块后蜀石经因南宋末年的战乱而散佚,现仅存几块残石,顾名“后蜀残石经”,现仅可从宋拓本中窥得石经原貌。

  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曾耗资25万元从香港购回后蜀石经的宋拓本以及其他珍贵古籍拓本,现存放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为后蜀石经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对于四川人民来说,“后蜀残石经”和“蜀石经宋拓本”都是珍贵的文物,对于研究四川的文化教育史,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石室中学建校的整2160年之际,《国家宝藏》节目组希望通过赠予仪式,让“蜀石经”重回石室,也让文翁重视教育、传承文化的精神通过石室中学,绵延不断地传递出去,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历史与文明的守护者。

  “文翁兴学”  打动《国家宝藏》

  从石室精舍,益州州学,成都府学,再到石室中学,文翁创办的这所学校经过了蜀汉,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历经两千多年仍然书声朗朗,从未间断。

  《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在公开课上为同学们讲述了节目背后的故事。

  2018年上半年,《国家宝藏》第二季开始在全国挑选新的一批博物馆,作为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32万多件的四川博物院,成为节目组的邀请对象。于蕾透露,在赴博物馆实地调研的时候,川博相关专家推荐了收藏的蜀石经,“当时并没有觉得特别在意。毕竟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石经有不少。在第二季节目中,原本希望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东汉熹平石经推出来,而节目组的文物类别需要区分,因此四川博物院的石经残片显然并非首选。”

  然而,当专家提到后蜀石经当年刊刻后所存放的地点,就是文翁石室、也即彼时的成都学宫之内,是为学子们研读摹拓之用,尤其言及石室中心在建校2160年后仍然存在时,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震撼了。于蕾说,“放眼全球,现在很难找到这样一个两千多年没有断流的学校。文翁所代表的中国人对教学的追求和尊重,可见一斑。”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数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而文翁石室就是这文明传承中一支不曾熄灭的香火。

  “真的太了不起了,能有这样一所学校,一直传承着教学、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于蕾表示,做《国家宝藏》的初心就是想让国宝活起来,让博物馆火起来,让零起点的观众爱上历史和文化,雅俗共享的文化普及。“历史可以很现代,也可以很有趣。”她笑言,听说《国家宝藏》已经进入了各地的试卷里,其中还包括化学试题,“我们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向大家传播有价值的东西,大家特别愉快地接受了,这个知识传达的过程是非常开心的。”

  石经回“家”  让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后蜀残石经”、“蜀石经宋拓本”都是珍贵的文物,对于研究四川的文化教育史,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石室中学建校2160年之际,《国家宝藏》节目组希望通过赠予仪式,让“蜀石经”重回石室,也让文翁重视教育、传承文化的精神通过石室中学,绵延不断地传递出去,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历史与文明的守护者。

  作为“宋拓蜀石经”的收藏方,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次将“宋拓蜀石经”(复制本)慷慨赠予石室中学,这也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向外传送的唯一一本“蜀石经”拓本。

  在赠予仪式上,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樱通过VCR表达了对活动的祝福。她表示,去年12月30日《国家宝藏》“后蜀残石经”的故事一经播出,看到了很多网友自发为“存师道,传薪火”的石室中学点赞,更有无数石室学子为自己是石室人而骄傲自豪。此次,让石经重归石室的活动,希望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能在年青一代的石室人中薪火相传。

  于蕾表示,这次捐赠仪式不仅仅是遗散千年的蜀石经与文翁石室的久别重逢,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邂逅。《国家宝藏》通过这些闪光的国宝和动人的前世今生故事,不仅是想做一次全民的文化普及,更想唤醒所有华夏子孙对上下五千年虔诚的敬畏,对中华之未来畅快的向往。

  (陈静 报道 图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

  新闻链接

  文翁兴学

  《汉书》上明确记载:“至汉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在文翁之前,中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公立学校”,文翁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公立学校”的先河。从公元前141年前的“文学精舍讲堂”(公元前141年)、“文翁石室”(历代大多这样称谓),到近代的“锦江书院”(1701年),直到现在的“石室中学”,办学达两千余年,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蜀学冠天下

  唐末天下大乱,而蜀地久安,因此大批文人学士来此避难,并将儒家文化的精华带来四川,后蜀石经也因此对儒学的保留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后蜀石经,蜀地文化自汉代的文翁石室起,就有比于齐鲁之势,和后来的高公礼殿,后蜀石经一同为蜀学赢得了“冠天下而垂无穷”的美誉。

  后蜀石经

  蜀石经中有十三部石经,刻成于成都府学文翁石室之中,所以又号称“石室十三经”。它是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特别是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后蜀石经的存在,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石经还首次在典籍之外,将注释同时刻于石碑之上,方便公众阅读理解,同时还是中国历代石经刻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