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荣岁月 聆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发表时间:2018-08-09 15:37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我的光荣岁月

聆听“两弹一星”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陈攀森,成都人,60年代先后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在北京九院、青海二二一实验基地、绵阳科学城(两弹一星基地)工作,参与了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和爆破工作,为我国的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一批由年轻人组成的科研队伍战斗在国防工业第一线,为“两弹一星”工程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陈攀森当年有幸参加了这项工作。由于任务的特殊性,直到多年后,这段往事才被公布于众。

  日前,金沙街道金凤社区党委结合固定党日活动,邀请了社区党员志愿者、“两弹一星”科学家陈攀森以《国防科技建设历程回顾》为题,为社区党员、青少年讲党课,在讲述中回忆了那段历史。

  “刚接到任务那一晚,几乎一夜未眠,有兴奋,有激动,也有担忧。因为我不能告知任何人我的去向,这让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又担心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那时候的陈攀森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就要参与这样一项绝密任务,一想到能为祖国的国防工业而工作,他感到十分光荣与自豪。

  边回忆边讲述,陈老回顾了我国在国防科技建设中的艰辛历程,回顾了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克服艰难险阻建设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伴随着陈老的娓娓道来,那段艰苦却光荣的岁月在所有人面前徐徐展开:

  “那时候,刚下车看到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除了几棵胡杨树,几乎寸草不生,和大城市完全不一样的荒凉,还经常会遇到沙尘暴……”

  “那时候,唯一的住所是给科研人员住的,住的地方没有床,只有一块木板,上面铺些稻草,其他人只能住帐篷、睡行军床……”

  “那时候,刚过了困难时期,平时只能吃馒头,一个月吃上一两次米饭,每天三顿土豆,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汤,直到第一颗原子弹爆了后,生活才有所改善……”

  “那时候,严重缺水,饮用水都是每天从百里外用水车拉来,大家十分珍惜。气压低,氧气不足,水也烧不开。晚上没有电灯,几盏油马灯和蜡烛,是夜间工作生活的惟一光源……

  “那时候,工作非常繁忙,几乎没有休息日,争分夺秒。工壕修在漫天黄沙中,一个钢筋水泥修建的碉堡,1.5米厚,将近3米高,我们在里边做实验……”

  “那时候,公路没有完全修通,我们骑车去工壕都要1个多小时,坐大卡车去青海也要1个多小时……”

  “那时候,我们的工作是要保密的,与外界切断联系,进入这里都要有特别通行证。家人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一年能回去探一次亲,孩子出生都没赶上,更别说照顾……”

  “那时候,是我一生中最艰苦、最难忘的岁月,我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青海金银滩到绵阳科技城,从1962年参加工作到1996年退休搬到成都。在这弹指一挥间的三十多年里,陈老把他的黄金岁月完完全全贡献给了国防科技建设。

  虽然现在年事已高,视力听力都在下降,甚至连记忆也逐渐模糊,刚发生的事过一会儿就会忘记,但讲述起那段曾经的荣光,老人家神采飞扬,连一个小小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党课结束后,大家还传看了陈老获得的各种证书和纪念章。其中,有核工业部在1984年颁发的荣誉证书,鼓励他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的贡献,证书的首页就是当年原子弹爆炸时的那朵蘑菇云;有在1992年以《二级氢气炮弹速磁感测试系统》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奖励证书;有在1996年获得中物院预研基金二等奖的荣誉证书;还有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军用部颁发的高级工程师的资格证书、核工业部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任命书、爆破员作业证、特种作业操作证……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红彤彤的证件摆了满满一桌。

  最让大家啧啧称赞的,还要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赠予的纪念章,一金一银圆圆两枚,上面刻着氢弹和原子弹爆炸的景象,让只闻其名没见其形的孩子们争相观看。不少人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说是要留个纪念或是拿回去给家人也看看。

  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罗玉宁激动地说:“自己身边住着这样一位科学家,我感到自豪。我一定要在社区居民中宣传他,宣传他的爱国事迹,让大家都来学习他的爱国精神。”七岁的小朋友吴芮影深深地给陈爷爷鞠了一躬,兴奋地告诉大家,她长大了也要当一个科学家,也要建设我们的祖国。

  社区党委书记史元琼表示,这是一节特殊的党课,陈老今年82岁了,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本来不想打扰,但是老人家听说是给辖区党员和孩子们讲党课,当即欣然答应前往,这让包括她在内的社区工作人员都非常感动。史元琼说,“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提高社区党员和辖区青少年的爱国热情,更是要让孩子们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促进他们树立从小学习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共筑强国梦。”(刘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