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校协同育人?青羊区举办的这场讲座有看头

发表时间:2023-12-19 16:23 来源:四川教育在线 责任编辑:蒋雨池
  为进一步全面、持续提升青羊区教师队伍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近日,成都市家长学校青羊区分校、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举办的2023年度第4期新班主任(中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泡桐树中学火热开班,全区约280名中学、幼儿园新任班主任参加了此次培训。

  家校协同育人如何做?有道、有法、有术可依

  在上午4个学时的培训中,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莉教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经验,给学员们带来了《家校协同育人的道、法、术》的主题讲座。她从分析当前家庭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出发,围绕“理解家庭教育”“家校协同的道、法、术”“建构家校协同育人系统”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首先必须去理解和了解家庭教育,到底什么是家庭教育?陈教授结合孩子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总结分享了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和基本策略。她提出,爱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关心、责任、尊重、了解是亲子之爱的四个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要把发展孩子自主性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尽力去发现和发展孩子的优势,促成个性化发展。

  关于家校协同的道、法、术,陈教授认为“道”才是本质层面,它包含人的全面发展原则、终身学习原则、平等尊重原则等等。结合这些基本原则,她从方法论层面给学员们分享了多因素决定论、系统理论、优势视角和交叠影响域理论。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陈教授结合大量鲜活案例,从贴合班主任教师工作实际的角度,分享了多种可操作的实用的“术”,比如如何开展有效的沟通?学会倾听、准确的语言表达非常重要。“教育实质上就是关系的有效建构”,要学员建立与学生家长、学生间有机的人际关系,要有效组织家长,培养他们参与学校事务的能力。

  陈教授指出,如今家校合作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从教师层面看,有的教师认为“家长都不上心,我为什么要关心你的孩子?”有的教师把孩子作为与家长谈判的人质,把“找家长”变成一种威胁……如何进行家校协同育人的体系建构?陈教授详细分析了家校协同共育的主要内容,比如了解学生(孩子),帮助孩子个性化发展,共同建构学习共同体等。她强调,教师在做家庭教育指导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学校要建立四级家校社教育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家校协作生态系统改善。

  如何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这场讲座干货满满

  下午的培训特别邀请到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主任苟萍教授进行现场授课,她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主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


  苟教授首先从家庭的生命历程谈起,让学员们了解到每个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苟教授指出,要建设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氛围,夫妻关系是核心,夫妻应该做盟友而不是对手。我们对家长要倡导和鼓励“夫妻恩爱就是最好的家教”,还要让家长认识到,父母与孩子间是平等的关系,指责批评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爱、接纳和尊重才是滋养孩子强大内心的养分。苟教授强调,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是给TA表达的安全感。

  现如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数据显示,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原因为:家庭矛盾(33%)、学业压力(26%)、师生关系(16%)等,但很多家长并不具备识别孩子心理问题的能力。苟教授介绍,中学阶段的家庭面临着青春期的挑战,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要警惕精神疾病的侵袭,很多心理疾病的发病期都在青春期。苟教授列举了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及抑郁症的一些显著表现,指引学员们共同关注孩子的状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一边是青少年自杀的悲剧在发生,一边是家长们在疑惑“为何青春期的孩子不听话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更脆弱了”……究竟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苟教授指出,当我们用管理10岁孩子的方式去应对青春期的孩子,问题必然会发生。这个阶段需要引导家长们做好心理准备,孩子“逆反”并非是坏事,也是对父母的提醒,这意味着孩子有足够的心理力量与父母对抗,意味着孩子在为自己的独立做淮备,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更不能剥夺其成长的机会。对于青春期性教育,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好爱的功课,学会性的管理。总之,要尊重孩子独立性成长,学会放手,帮孩子学会爱与被爱,帮助他们做好成年的准备。而对于幼儿阶段的家庭,苟教授强调,亲子相伴的快乐是孩子幸福童年的储备,快乐情绪能累积成开朗乐观的性格。父母要共同参与,注重接纳、尊重和爱,这是培育孩子健康人格的土壤。

  最后,苟教授通过分享给家长布置的课后作业来结束今天的讲座。她建议学员们也把父母参与家庭教育的行动当成作业布置给家长,比如每天至少赞美伴侣1次,与孩子聊天10分钟等,以此督促家长们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