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党建搭桥梁 清江社区开办邻里餐厅

发表时间:2019-07-01 10:42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两新党建搭桥梁 清江社区开办邻里餐厅

一顿老人餐 精神寄托地

  近日,成都市民政局公示全市首批68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位信息。据了解,今年全市还将新增226个老年人助餐点,并推动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对于苏坡街道清江社区来说,在开展老人助餐服务这件事上,社区已经走在了前列。

  清江社区“两新”联合党支部成立以来,积极围绕社区发展治理开展共建活动,林里日间照料中心作为支部所在两新企业,利用中心餐饮服务优势,打造了温馨适老、营养丰富、安全方便的邻里餐厅,为辖区老人提供温馨午餐服务,同时还启动了特色化社区养老、医疗、志愿等服务,不断提升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受到了辖区老人的热情点赞。

  有了邻里餐厅

  家门口吃上营养午餐

  中午11点半,清江社区林里中心邻里餐厅,65岁的宁莉老人打好了今日的饭菜,坐在位置上吃得津津有味。“白灼冬瓜、番茄炒蛋、苦瓜烧肉、蒸南瓜……三荤三素,一碗汤,还有香酥花生米、豆腐乳、泡菜,米饭管够,只要6元钱。”宁莉开心地告诉记者,自从邻里餐厅开业以来,她几乎天天都来这里用餐。餐厅的饭菜很好,少油少盐,营养健康,软糯可口,餐厅环境也不错,整洁明亮,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很热情,这里已经成了她每天念念不忘的地方。

  “在这儿吃饭,孩子们很放心,我也省事。”宁莉说,在家自己做饭很麻烦,费时费力,还经常吃剩菜,再加上平时还要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餐厅的开放让她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记者注意到,很多老人长期在餐厅吃饭,有了自己固定的位置,“饭友”们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热闹非常。吃饭之余,邻里餐厅更是老人精神交流的“栖息地”,他们在这里吃出了另一种“味道”。“在家里,一个人很孤独,餐厅提供了一个平台,认识了很多朋友,一起聊聊天,心情也变好了。”宁莉说。

  “在社区建设邻里餐厅,不仅只是为了解决老人的就餐问题,更是为邻里搭建守望相助的平台。”林里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蔡奇刚表示,“我们希望更多的老人通过在这里聚餐,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既吃饱饭,又暖了心,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老人有需求

  “就餐下锅”解决吃饭难题

  说起开办邻里餐厅的初衷,清江社区党委书记周贤东表示,社区的老年人多,之前常有老人找到社区来反映,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请保姆又不放心,能不能请社区出面,帮忙解决吃饭这件难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入户调查,发现有这种想法的老人还不少。

  痛点即需求,解决辖区老人吃饭问题提上社区工作日程。在寻找场地的时候,清江社区没有选择“另起炉灶”,而是“就餐下锅”。“林里日间照料中心本身就有餐饮服务优势,作为支部所在的两新企业,它也在积极谋划促进企业发展与回馈辖区群众相结合的企业党建新举措、新途径,所以一说起开办老年人食堂,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周贤东说。

  经过社区与企业近半年的沟通协调、精心策划,3月18日,林里老年人食堂公益项目顺利开启,当天现场报名参与就餐体验的社区老人达到600余人,现在每天至少也有60人前来就餐。

  与大部分长者食堂一样,邻里餐厅也对老人的用餐费实行减免政策,对60岁至70岁老人收取6-8元就餐费用,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餐厅还实行邻里互帮行动,如果你生病了或是下雨天行动不便,同小区的老人可为你带餐,带餐者可获得3个积分,用于餐费或者餐厅喝茶、棋牌等其他娱乐项目。

  如今,邻里餐厅在社区口耳相传,成为老年人心中切切实实、接地气的民心工程。周贤东说:“老人背后是整个家庭,在推进邻里餐厅过程中,社区党委始终站在第一线,‘党为群众办好事,群众就会跟党走’,家里的大事难事解决了,群众对政府满意度明显提高了。”

  自我造血运营

  社区养老服务多元化

  小小一顿老人餐,背后却大有乾坤。如何让这个惠民利民公益项目能够可持续发展,蔡奇刚表示,自我造血很重要。蔡奇刚说,平日里,餐厅还对周边居民和上班族开放,每人每餐收费20元。通过种种举措,餐厅实现自我造血,有序运营,这才是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

  在蔡奇刚看来,开办邻里餐厅,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吃饭场所,还能激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配套资源,搭建起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引导独居、空巢老年人定时定点走出家门、融入社区,享受舒适、温馨、多元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蔡奇刚表示,目前,邻里餐厅已经推出了义诊、养生讲座等公益活动。下一步,辖区高龄老人生日宴、老人集体婚礼也在策划中。“希望在实现惠民利民的同时,真正服务社区、惠泽邻里。”(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