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亲民化改造 为青羊温暖“+1度”

发表时间:2018-12-29 13:47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社区亲民化改造 为青羊温暖“+1度”

  汪家拐街道少城社区以漆器绘制手法创作的文化墙,有雪山、楼宇、茶馆等,集合了成都的代表元素;太升路街道升平社区的“智慧物联体验中心”,将电信一条街上的黑科技“搬”进来,在社区办公地设立展厅,让严肃的办公地充满了现代活泼气息……这是青羊区2018年重点打造的部分“121”示范社区的景象。

  12月27日,经过现场观摩、考察验收和专家评审,青羊区“121”示范社区建设评选结果新鲜出炉——清水河社区荣获一等奖,少城社区、清波社区荣获二等奖,升平社区、金凤社区、康庄社区荣获三等奖。

  一社区一“景观” 彰显共建共享成效

  东坡街道清水河社区为辖区内100多位外籍居民打造了一个国际交流空间,还把青羊区公安分局出入境服务中心“请”进了社区;苏坡街道清波社区办起了社区时光馆,9英吋黑白电视机、缝纫机头等老物件,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金凤社区发动辖区海归学子开办了“馨享驿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太升路街道升平社区,社区联合中国电信在社区服务中心开立了一个“智慧物联体验中心”,展现了从清朝设立通信局以来的发展轨迹,从发报机到大哥大电话等实物,都是从社区居民中征集来的,“从‘摇把子’电话到万物互联。”太升街办负责人介绍,“已经有通讯公司把新品发布会放在了社区服务中心,共建共享成效明显。”

  完善“121”体系

  20余位专家实地评审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深化完善“121”社区治理体系,在去年打造清源社区等6个重点示范社区基础上,今年又重点打造了17个示范社区。12月20日,20余位高校专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负责人、城市空间设计领域行业代表、媒体代表及市民代表等组成综合评审组,分别深入青羊17个示范社区,详细了解了各社区党建引领、院落治理、社区集市、时间银行、读书会、微创投等经验做法,并对社区亲民化改造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从中评选出10个社区参加了12月27日的评审大会。

  在评审大会上,10个“121”示范社区负责人相继登台,逐一陈述本社区在2018年实施的2.0版“亲民化”改造的思路和成效,将社区基本情况、打造亮点分别作了介绍。评审组从社区服务功能布局、亲民化氛围营造、社区共治共建等8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终评审出了一二三等奖。

  “这次我们所看到的,和过去的状况比较起来,空间更开放、更亲民,也更有文化味,而且各社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许多创新之处,令人欣喜。”参加评审的代表纷纷表示青羊的示范社区建设“有高度、有亮点、有创新,各具特色,惊喜很多。”(何秀  黄成薇)

  专家点评

  青羊社区成网红打卡地  我百感交集

  江维(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书记):青羊每一个社区的公共空间,都是一个独具魅力的美学应用场景。有温度、有生活、有艺术、有参与、有文化、有特色。我看到之后百感交集,青羊的社区成了网红打卡地,这是第一步的成功。外地朋友纷纷点赞:“成都的社区都长成这样了,成都人真会生活,成都人真幸福!”

  人是社区的灵魂,居民的组织,志愿者的行动是社区活力之源。青羊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品牌项目,这些品牌项目是社区营造的特色项目,共同的特点不是社区干部去张罗的,而是居民骨干、志愿者、积极行动者组织居民自己干起来的。在志愿行动中重塑社区的主体性,重构社区的信任和关系,重建社区的公共精神,是我们社区发展治理的终极目标,青羊的优秀社区,做出了示范,为后来者指明了方向。

  以文化为底色  各社区特点鲜明

  姜晓萍(评审组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生活之美,在于时光流转。看了青羊区“121”示范社区建设成果,我感受很深。社区是生活共同体、治理共同体,是人口和空间的共同体。青羊社区在党建引领下,以居民为中心,以协同为活力,以文化为底色,强调以本地文化为特色,如清波社区的农耕文化、琴台路社区的文韵琴台文化、清水河社区的融合文化、金凤社区的金沙文化、安康社区的成飞文化、少城社区的少城文化等等,特点很明显。以美好为宗旨,点亮居民的热情和激情,社区治理很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