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开展垃圾分类厨余堆肥 三个月解决厨余垃圾近50kg

发表时间:2018-11-23 19:04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院落开展垃圾分类厨余堆肥三个月解决厨余垃圾近50kg

垃圾变肥料 院落添绿意

  把厨余垃圾收集起来就地堆肥,肥料用在小区绿化种植,美化环境。近段时间,王家塘街9号院正在进行厨余垃圾堆肥、家庭干湿垃圾分类的尝试,用堆肥的方式不仅减少了垃圾排放,还让居住环境更加优美。从一个普通的老旧院落变成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带头小区,这样的变化让院落居民们欣喜不已。

  参访学经验

  垃圾分类堆肥好处多

  “现在扔垃圾虽然要多花些时间,但想到堆出的肥有大作用,居住环境更加生态美观,我们也愿意这样做。”日前,在新华西路街道王家塘街9号院内,居民曾幼萍提着已分类好的垃圾袋来到楼下的垃圾投放点,分别投进相应的垃圾桶,同时把另一袋餐前厨余垃圾丢到了投放点旁边的不锈钢桶里。“这个桶是专门用来放堆肥的垃圾,目前用的是餐前厨余,等我们‘技术’更加熟练后,再用其他垃圾来堆。”

  说起在院落进行厨余垃圾堆肥,曾阿姨告诉记者,这事缘起于今年4月,八宝街社区组织小区院落骨干到堆肥试点小区王家塘街12号院进行参访学习,作为院委会负责人,曾阿姨当然也在其中。在12号院,堆肥能手赵哥为参访者介绍了怎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类、小区厨余集中堆肥事宜,并讲解了堆肥区域、成熟肥料堆肥区、干树叶收集堆放区、土壤改良区的问题。林林总总的讲述,太多不了解的词汇让曾阿姨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她记住了其中的关键词:“厨余垃圾”“堆肥”“土壤改良”。

  从12号院回到9号院,想起自己看到的垃圾房、堆肥区,曾阿姨突生一个想法,“我们院子也可以进行厨余垃圾堆肥、绿化改良呀,像12号院一样,把厨余垃圾进行就地资源化处理,变成肥料,实现真正的变废为宝!”说干就干,曾阿姨和几位热心居民一起找到了帮助12号院进行堆肥试点的社会组织,在该组织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开始了垃圾分类和厨余堆肥的尝试。

  居民共参与

  院落生态环境得改善

  “我们这儿是典型的老旧院落,借着老旧院落改造的东风,面貌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绿化生态这方面还差了些,所以堆肥的主要用途还是想改善下院落的生态环境。”曾阿姨介绍说,开始堆肥之前她们做了许多工作,不仅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收集住户的意见,还购置了多个垃圾桶送到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住户家中,同时曾阿姨还用自己做示范,进行垃圾的干湿分类,将餐前的厨余垃圾分出来进行堆肥。

  在曾阿姨和热心居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了垃圾分类厨余堆肥这件事中。没有绿化,大家就主动去周边小区收集不要的砖头,用来修建小区的花坛;花泥不够,听到哪个小区有多余的花泥,即便在楼顶上,也一袋一袋往下背;经费不足,那就自己动手修花坛,省下点钱多买两棵树……共同的目标,让大家干劲十足,短短时间里,9号院打造出了三个绿化带,增加院落绿色覆盖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邻里和谐。

  9号院里,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进门就能看到的一幅墙绘,正在门口和邻居闲聊的居民刘大姐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营造院落环保文化氛围进行的环保墙绘打造。记者看到,墙绘整体以绿色为主,以熊猫形象为主线,内容是倡导居民在家中进行厨余垃圾的分类,在院落中进行厨余垃圾的就地资源化处理。刘阿姨说,这个墙绘居民们都参与了,这里已经成为院落的一道微景观。

  循序渐进

  依托环保进行社区营造

  有了花台有了绿化,堆肥就提上了日程。“其实最开始堆肥的时候我们还有点小失误。”曾阿姨说,那时候是在花坛一角做了个堆肥池,有社会组织的指导,第一次堆肥是成功的,但没想到,堆肥池处于露天环境,日晒雨淋下,不仅臭气外泄,还有污水流出,本来想改善环境,这下却让环境更加恶劣。为了不继续破坏环境,第一次堆肥被迫中止,堆出的肥料也用到院落的绿化带中,用曾阿姨的话说,“虽然不多,但是至少看到了一点成果。”

  第二次堆肥大家谨慎了许多,先是选择了一个透风透气的角落,用水泥砖块做了一个堆肥区,上面搭好棚子,免得雨水浸到肥料里,厨余垃圾也有专人轮班打理,一切都井井有条。记者了解到,从八月份开始到现在,共解决了厨余垃圾将近50kg,目前,院落已经完成家庭垃圾干湿分类和餐前厨余垃圾堆肥,一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悄然诞生。

  八宝街社区党委书记刁义表示,垃圾分类厨余堆肥项目是依托环保进行社区营造,完善了王家塘街9号院的生态功能,使得花草盆栽变得规整和美观,土壤也得到成功改良。不仅如此,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居民的主动参与,使他们更热衷环境保护和社区公共事务,这也为将来在院落中培育自组织做好了的铺垫。(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