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上的“作秀”人生

发表时间:2017-03-17 15:10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闫青



陶蓉 四川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蛋壳画艺术家、成都市优秀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为鼓励非遗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近日,成都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协会评出了优秀非遗传承人,青羊区蛋壳画传承人陶蓉与中国影偶第一人沈晓榜上有名。从本期起,本报推出连续报道《青羊传承(上、下)》,让读者与记者一起走近两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一枚小小的蛋壳在我们普通人的手里,它的宿命是被扔进垃圾桶。这枚蛋壳如果在蛋壳画非遗传承人陶蓉手里,蛋壳的命运就被瞬间改变了。陶蓉拾起一半蛋壳,蘸墨作画,笔走龙蛇间,一幅栩栩如生的国画便在蛋壳上浮现出来。和蛋壳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她赋予了蛋壳新生,陶蓉说:“干我们这行没有秘诀,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创新之路从未停止

  熟悉陶蓉的人都知道她名气有点大,画的蛋壳画也很受欢迎。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今年又荣获“成都市优秀非遗传承人”的殊荣。

  陶蓉说,“不管有什么奖项,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民间手艺人,我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最开始被评上‘四川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时候确实有些骄傲,因为这是对我的一种认可。但是随着跟手艺圈内各个行业大师的接触,才发现自己有太多需要向其他优秀传承人学习,发现自己存在很多不足。”于是,陶蓉更加努力了。

  陶蓉不仅在蛋壳上画了四大名著里的主要人物,而且她还首创了半面蛋壳作画,在半面蛋壳上绘画、雕刻,甚至是写微书,从“红蛋生肖图”再到日后用蛋壳做酒杯……她的创新之路一直没有停过。

  “之前有个小伙子要给女朋友求婚,于是我用半天的时间听他讲述了自己和女友从相识到相知相爱的过程,我把他们的故事画在蛋壳上,小伙子求婚成功。”陶蓉说,看着小伙子求婚成功,真开心,在她看来,这也是一种创新。

  “前段时间有人在我锦里的摊位上看我画蛋壳画,其中的一位大姐说,电视上有个人画蛋壳画画得太好看了。”陶蓉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其实大姐说的电视里的人就是她,她当时没有亮出自己的身份。“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让丁肇中爱不释手的“手艺”

  这几年,陶蓉的外事活动比较多。去年,受英国曼彻斯特市的邀请,她与蜀绣大师等一起来到这里给孩子们讲授蛋壳画。至今回忆起那段经历,她用了一句话来形容:“几个完全不会英语的中年嬷嬷闯曼彻斯特。”那次活动受到英国中小学孩子们的欢迎,每次上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完成的作品也很优秀。

  早在很多年前,陶蓉就走出了国门,她把自己首创的蛋壳秀作品托人送到西班牙,顷刻在该国艺术城引起轰动。

  “外国人对中国的民间工艺非常感兴趣。”陶蓉说,她的蛋壳画早在1999年就在昆明世博会上深受外国人的青睐,当时,她一幅蛋壳画最高价格竟卖到了300元。

  其实这算不了什么,陶蓉告诉记者,在 “瑞士日内瓦节中国主宾国”活动上,她的蛋壳画最高卖到每副300多欧元,还被外国朋友称赞道:“中国民间艺人真淳朴、厚道!”更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看了她的蛋壳画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那套《红楼梦》人物更是让丁肇中爱不释手。最后,中国方面便将此作为礼品赠送给了丁肇中,就这样,陶蓉的名字便“烙”在了大洋彼岸。

  姐弟俩的传承和坚守

  陶蓉与蛋壳画的缘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弟弟陶新生的命运。随着陶蓉的蛋壳画被大家知晓,弟弟陶新生也辞了工作,跟着她开始了蛋壳画的创作。一开始陶新生并不想传承陶蓉的手艺,后来陶新生渐渐地明白姐姐做的事情的意义。“姐姐说,人生需要做一些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等到自己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觉得这一生白活了。”随着阅历的增长,陶新生最终选择传承蛋壳画这门手艺。

  说到自己的弟弟,陶蓉满心欢喜:“弟弟二三十岁才开始转行跟着我学,他的字比我写得好,也擅长雕刻,所以十多年来我们姐弟俩形成明确分工,他主攻蛋雕,而我主攻蛋画。他的想法很多,给蛋壳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年来,蛋壳画早已成为陶新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门工艺,他将和陶蓉一起坚守下去。(陈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