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旅行逛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8-08-29 15:19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有一种旅行逛博物馆

  一座城市灵魂的高度体现在它的博物馆。今年夏天,外地游客和本地人来博物馆看展的热情比天气还“热”,无论是川博代表中国油画最高水平的《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邀请展》,成博的《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还是金沙的《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随便走进一家博物馆,都会让人大饱眼福,让旅行是有意义的。

  种类多  

  高水平展览让观众大饱眼福

  暑假,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考古成都展刷爆朋友圈。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800多件/套文物,从考古发现到文物修复,全方位展示了成都“最牛考古成绩单”。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15日,超过20万人次的观众走进金沙参观考古成都展,零距离感知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

  青铜作为人类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是文化的标志、文明的象征。而青铜礼器作青铜礼器作为礼制的象征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青铜文明独特的文化符号。7月,《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楼的一号临展厅与观众们见面。本次展览中集结了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青铜器,共计250余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级文物。展览集结了三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讲述了青铜时代地域间的差异与交流。

  当观众还沉浸在青铜文明的熏陶中,8月14日,《和而不同——成都博物馆藏清代四川地区木雕造像展》于成都博物馆负一楼三号临展厅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展览首次通过116件成都博物馆馆藏精品全面梳理了四川地区的传统木雕造像。展品主题涉及佛教造像、道教造像以及祖先像等,一尊尊精美的木雕,不仅展现了造像艺术之美,更反映了古人的文化信仰和精神世界。

  一个城市灵魂的高度体现在它的博物馆,夏天,位于青羊区的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金沙博物馆纷纷精心推出各种不同的展览,让博物馆旅行充满了意义。

  走出去   

  古蜀文物“开口”讲四川故事

  古蜀文明,是以族属命名的中国古代文明源流之一。“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巡展于7月19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据四川博物院透露,自19日开幕以来,国家博物馆每日要接待8000——10000人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三星堆两个埋藏坑的发现,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其中,出土的人像、头像、神坛、神树等造型奇异的青铜器,以及面具、动物形饰等制作精美的金箔制品震惊海内外;21世纪初,金沙遗址发现后,太阳神鸟金箔片、金面具、金冠带、青铜立人、石虎、石人等重要文物的陆续现世,以及大量礼仪性玉器、青铜器埋藏坑的揭露,将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历史展现于世人面前。

  本次展览的参展单位包括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文博机构,也包括像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这样海内外知名的大型遗址类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来自三星堆、金沙、川博等川内重要博物馆的120件古蜀文物,还将于今年12月初,以“神与人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展”为名,在意大利拉开为期一年的巡展大幕。“文物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见证。四川文物走出去,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就是用文物讲好四川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并加强与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收获丰

  在观展中穿越古今长知识

  逛博物馆,意义何在,为什么如此多的人顶着酷暑排队也要去博物馆里逛逛呢?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逛博物馆的人有一些是博物馆爱好者,只要有展览就一定会在开展期间去看,有些人甚至去了好几次。长期关注成都博物馆的本地市民蒋先生提出了自己对《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特展的见解,他认为本次特展的策展思路非常明晰,但在展品的布置、对比上还可以做得更为细致,他还希望博物馆能将青铜器上的铭文进行拓印展示,以便提高展览内容的丰富性和展览的观赏性。

  “逛博物馆真的长知识,‘秦蜀之路’,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蜀道’,诗人李白就曾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官修栈道,‘蜀道’的概念形成于战国中晚期,然而实际上,秦蜀两地民间的交往可能远远早于战国时期。”来自广西的观众杨涛告诉记者,看了展览才发现,根据目前的考古成果,学者发现,早在商周时期,秦蜀先民就已开始利用天然的古道进行文化往来。

  不管去到哪里,都会带孩子去博物馆的家长曾慧告诉记者,“不管去哪个城市旅行都会带着孩子去博物馆,这次来成都收获不小,在金沙博物馆看到了‘成都’, 蒲江飞虎村船棺葬墓地出土的‘成都矛’,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有‘成都’铭文的最早器物,印证了至少在战国晚期成都的城市称谓就已存在;在成都博物馆看到了‘何尊’, 1963年,在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了一件伟大的青铜器——它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做的礼器,被大家称为‘中国’之源,不虚此行。”

  (陈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