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竹林展太极 慢生活中习养生

发表时间:2017-10-27 11:03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西村竹林展太极 慢生活中习养生

——秉正堂举办“太极与养生”讲座
  邬建卫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四川省武术名家,成都市太极拳推广专家。长期从事传统保健体育、传统运动养生以及医武结合工作,先后主编、参编二十余部专著和教材,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等各级课题十余项。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之一,是一种柔软缓和的运动,无论男女老幼无不适宜,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10月21日,在位于西村大院的空中跑道上,一场由秉正堂举办的“太极与养生”活动热闹举行着。在跑道的四周,竹林随风摇曳,跑道上学习太极拳的人们,双腿弯曲,跟着台上的老师,一招一式,一收一放,用心感受和体会着太极拳养生的魅力。

  讲座

  太极拳,练的就是精气神

  “太极是以养生为主,并不是以竞技为主……”10月21日,西村秉正堂的一间活动室里座无虚席,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成都市太极拳推广专家邬建卫从太极拳的渊源、定义、发展、流派等内容开始讲解。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练习太极拳有很多好处。首先,练拳时可以使呼吸自然地深长,气血流行自然地畅通,所以有祛病健身的功效。在练习的过程中,动静结合的招式,不仅活动了四肢百骸,使肌肉、关节、筋骨都能得到锻炼,还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各种生理机能活跃起来。其次,练习太极拳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时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练习时,肌肉活动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其实,总的说来,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练人的精气神,修身养性,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目的。”讲座中,邬建卫语言幽默,引用了大量名人的例子和经典的案例,现场聆听讲座的人们也听得十分认真,一些人还特意做了笔记。

  “这堂课很有意思,在说说笑笑的的同时,也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也希望通过日常练习,达到纠正错误的姿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现场一位听众,开心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现场

  详细分解动作技巧

  讲座结束后,主办方秉正堂又将活动场地搬到了西村大院的空中跑道上。现场,邬建卫详细分解太极拳动作要领技巧。

  “今天学习太极拳二十四式的动作。”简单开场白后,邬建卫亲身示范,开始了讲授。“在练习太极拳中,修炼最多的是脊梁骨,在修炼中要做到以腰为轴带动全身运行,保持丹田部位的松实状态、自然呼吸。”邬建卫边讲边在现场做示范动作,让现场的太极拳爱好者有更加直观感受,“在打拳的过程中,尾巴骨与头部时刻保持一条线,并且要处于下垂状态,从推手中寻找意念,判断方向、刚柔程度以及力点,意、气、神当先,骨、肉后行,贯穿对应才会动作连贯。”

  伴随着轻柔的旋律,台下的“学生们”很快便学会了太极拳二十四式第一段的各个分解动作。在反复的练习中,“学生们”缓缓起势,动作也渐渐整齐起来。尤其是队伍中,有好几个3、4岁,10岁左右的小孩子,他们在家长的鼓励和带动下,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他们中,有的闭目记忆动作;有的目不转睛盯着老师;有的聚精会神研究手上的动作……

  延伸

  养生要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

  “其实联系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但也需要有针对性。”邬建卫认为,在弘扬和推广太极拳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调动居民们的学习热情,传播健康养生理念,更重要的是要让太极拳更加有针对性,适合不同的人群。

  邬建卫举例道,例如年龄太大的人,在学习太极拳时就需要简单易学的招式,否则不容易记住,让人失去练习的信心;又比如,一些长期卧床和不便于行的人群,应有专门针对他们的“卧式太极”、“坐式太极”;还有针对身体某部位,如腰、腿、肩颈等,进行锻炼的太极。“所以对太极拳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多方向,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推广。”

  其实,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不管是太极拳养生,还是中医养生,“养生”这个词始终带着一丝神秘而复杂的色彩。对于很多养生推广专家而言,养生的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是一种习惯,无法一蹴而就,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一种适合自己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早就懂得这些道理,但是却不知道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容易盲目跟风学习他人的做法,或者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却不去做,无法坚持,这或许才是养生最难的地方。(张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