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牵头当“管家”安置小区变化大

发表时间:2019-08-09 11:38 来源:新青羊 责任编辑:何梦里

党员牵头当“管家”安置小区变化大

  生活垃圾堆成山、随处私搭乱建、公共绿化没人维护、车辆乱停乱放……这是苏坡街道中坝社区中坝家园小区曾经的真实写照,由于管理缺失混乱,这个安置小区一度成为“脏乱差”的代表。

  为了解决小区管理中的“疑难杂症”,中坝社区转变思路,一手抓党员带头作用,牵头成立小区物业公司;一手发动居民自治,吸纳居民加入物管,共建共管小区。双管齐下,小区治安和环境大为好转,老旧小区渐渐焕发“生机”。

  党员牵头成立物业公司 物管都是小区居民

  对于安置小区而言,物业服务管理本就是一道难题:居民住了几十年的院落式平房,一朝搬到小区单元楼中居住,仍旧延续着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思想观念却没能跟上,设施毁坏严重、环境脏乱、违建丛生,小区里种种乱象随处可见。

  中坝家园小区曾经也是如此。“小区共计14栋43个单元,现有居民722户,基本都是拆迁安置居民,管理难度相当大。”中坝社区居委会主任邱晓霞说起小区之前的状况直喊头疼,她告诉记者,转机源自2017年末的一次社区党员大会,为了让小区得到有序管理,社区萌生出请党员牵头,尝试在小区“试水”成立物业公司的想法。“党员有威望、有责任心,有他们牵头管理,小区就有了主心骨。”

  当年12月,既是小区居民也是党员的陈文勇成为中坝家园小区的物业经理,他带领物业团队行使物业职能,实现了自治管理。“目前我们管理处有员工24人,全都是小区居民,其中管理人员8名,包括我在内有两名党员。”陈文勇介绍说,相对于专门的物业公司,自家小区的物业公司算是另一种“居民自管”模式。让居民当“管家”,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党员是社区治理的关键环节,有党员在小区物业,能使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车位改造阻力大

  “居民自管”显优势

  日前,记者来到中坝家园小区,看到小区环境整洁,配套设施完善,设立了保安监控中心和门禁系统,安装了红外线监控系统,停车场、车位都进行了改造,还增设了微型消防站和党群之家。对于小区发生的变化,一位居民表示,“以前根本不敢想”。

  在一系列换新改造中,让陈文勇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区车位的改造。“小区原本只有120个车位,远远达不到居民需求,停不到位置的居民就把车停在路边或随处找个地方停放,这样既影响通行,也容易因为占车位引发邻里纠纷。”陈文勇说。

  车位改造势在必行,在实地查看后,最终确定了把多余绿化带改造成车位的方案。可是改造过程并不顺利,部分绿化带被一楼居民占用,开垦成“自留地”或搭建大棚堆放杂物,物管只得挨家挨户宣传劝导,让他们腾出绿地,而用绿地“换”车位的做法也不是全部居民都理解,这也给车位改造增加了阻力。

  “这件事情中就完全显示出了‘居民自管’的优势。”陈文勇坦言,小区里的住户都是老街坊老邻居,各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物业也是小区居民,所以他从小区物业团队人员和小区党员入手,先带动各自的家庭,再辐射到沾亲带故的家族,最终,在亲情感化和理性劝说的共同发力下,所有的反对声都消失了。“经过改造,现在小区有270个标准车位,‘停车难’的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居民停车有序,小区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发动群众参与小区事务

  “自管”模式不能盲目复制

  车位改造只是小区“旧貌换新颜”的一个缩影。在小区物管的带动下,小区还进行了改名活动,把以前随意叫的“中坝小区”正式更名为“中坝家园”。

  “改名活动所有居民都参加了,大家投票选出了心仪的名字。这次事件后,明显感觉到小区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积极性提高了。”陈文勇说,接手小区管理服务以来,物业公司逐步在改善小区环境和硬件设施,也在完善小区各项事务的公示制度。涉及小区的管理、翻新改造的各种问题,会商议讨论,征集意见,进行居民投票,并公示结果。

  有了物业后小区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居民满意度也大幅提升。面对中坝家园小区目前收到的成效,陈文勇表示,“居民自管”确实有其优势,比如可以减少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对小区的安定和谐有益,但这样的模式不适合盲目复制。“要结合小区本身的情况和小区规模来决定,中坝家园小区也是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一步一步摸索出自己的经验,各项管理才逐渐上了轨道。”

  对于中坝家园小区的蜕变,社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邱晓霞表示,“居民自管”是仍在探索的小区管理模式,社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小区物管工作,只有让居民实实在在地“当了家、做了主”,他们才会真正有了舒心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小区才能建设得更加和谐美好。(刘洁)